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农民增收一口清丨广南县:“特色产业+就近就业”拓宽群众增收路
发布时间:2024-07-24 17:04:05
文网讯 近年来,广南县不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引导村民就近投入农业生产,确保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让广南走出了一条产业就业双促进、群众增收双保障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在广南坡冷花海300亩菊花种植基地,10多名当地村民有的在栽菊花苗,有的在选拔菊花苗,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广南县莲城镇坡冷花海基地务工群众陆税英说:“现在政策好,我们在家门口也天天有活儿做,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越来越好了。”
广南坡冷花海位于广南县莲城镇那们社区坡冷村,距莲城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它是餐饮住宿、乡村休闲娱乐的综合性休闲度假中心,是农耕文化、农业观赏、农俗体验、农业知识普及与亲身实践为一体的农文旅体验基地。坡冷花海的发展,让坡冷村群众也享受到联农带农机制的发展成果,让村民实现“地租+务工 ”双份收入。
广南县莲城镇坡冷村小组组长赵伟龙说:“坡冷花海的开发建设对我们村有很大的帮助,没有出去外面打工的村民来这里务工,全村总共流转400多亩土地,平均每家会有一个人来这里务工,帮我们解决了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让群众实现双增收。”
在广南县珠琳镇阿卡黑玉米制种基地,同样是10多名当地村民正在基地务工,戚辅明在基地是一名小组长,负责带领一个组在基地务工。他告诉记者,把自家的土地租给基地种比自己种收入高很多。
广南县珠琳镇阿卡黑村村民戚辅明说:“我们自己出工买肥料,自己种不划算,租给他们种比我们自己栽种要好多了,我来基地里务工一天收入100元钱,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一年也会有2万多元钱的收入。”
该基地共有1000多亩,冬春季种植蔬菜,夏秋季种植玉米或烤烟,每年1000多亩基地里就“长”出上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周边6个村上万人就近务工。
“每年夏季和秋季,我们总的用工量会达到15000人次左右,从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下旬,这半年主要是种植蔬菜为主,用工量会达到25000人次左右,让周边村寨不能外出务工的人员在家门口也有收入,务工费100元一天。我们1000多亩的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务工4万人次左右,农户增加400万元左右的收入。”广南县珠琳镇阿卡黑村玉米制种基地负责人王金林说道。
近年来,广南县大力实施“产业促发展、发展带就业、就业保稳定”工程,不断优化招商环境,外引内培,壮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基地,带动群众在家门口上班,不误农时农活,越来越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据悉,该县优势特色产业年可提供就业岗位4.88万个,当地群众依托农业产业年增加工资性收入9.76亿元。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胡俊 黄国旭)
(编辑:董飞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