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砚山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麻雀式山乡医院破解看病难
发布时间:2024-08-02 09:40:53
文网讯 去年以来,砚山县阿舍乡有一个“麻雀式”山乡医院解决了两州、三县(市)近3000名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名声在当地不胫而走。近日,记者驱车来到距县城1个多小时车程的阿舍乡鲁都克村一探究竟。
走进鲁都克村卫生室,记者眼前一亮,正如当地干部介绍的那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设有内科、儿科、妇科、中医康复科,共13张住院病床。1辆救护车停放在院坝中,随时待命。
“过去,每次有病痛都要自己找车到县里的医院,即使到乡卫生院也至少1小时,来回路上折腾不说,还耽误农活。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还有和大医院一样的医生坐诊。”鲁都克村村民陶开雄抱着2岁的孩子前来就诊,对村卫生室的“改头换面”竖起了大拇指。
“从硬件到软件,卫生室完全大变样。”自2018年就被聘为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王智鹏感慨万千。他介绍,这里曾经仅有2间平房,配有一名村医。除了伤风感冒等常见病,村民“有病出村”是常态。现在,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后的鲁都克村卫生室不仅能够较好服务本村群众,同时还辐射到了“邻居”开远市、蒙自市的数个村。
“麻雀式”山乡医院是如何建成的?“这主要得益于全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阿舍卫生院常务副院长黄兵说,“麻雀式”山乡医院顺利运转有两个关键:如何让专业医护技术、服务、师资常态化“下沉”基层。如何从管理标准化、医疗同质化层面,打通村卫生室与乡、县优质医疗资源的壁垒。
去年以来,砚山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紧扭住紧密型医共体这一改革破题的“牛鼻子”,构建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以鲁都克村卫生室为例。在硬件上,县乡两级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扩建医疗用房,引进现代医疗设备。在软件上,从阿舍卫生院抽调骨干医护人员,按月到村卫生室轮岗上班,并将鲁都克村卫生室列入乡卫生院全科医疗二科,实现了技术、服务、师资“下乡”的长效机制。
医疗资源沉下去,群众幸福感升上来。在医改中,砚山县下放人权、事权、财权至两个县级医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构建“县级强、乡村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人员“一条心”、管理“一本账”,全力回答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这一改革答卷。
(云南日报记者:张文峰)
(编辑:刘虹 排版: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