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后龙山会议
发布时间:2024-08-02 16:34:59
从1931年11月第一批红军干部进入富宁,经过近3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富宁地区的工作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初步具备了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条件。1934年6月,韦纪、朱国英两次去信向黄松坚汇报情况,黄庆金、谭统南专程到广西向都镇同黄松坚详细汇报,要求黄松坚到富宁指挥革命斗争。
7月9日,黄松坚带领黄德胜、岑日新等10余名干部从右江下游的果德县三层更巴独屯出发,经过18天艰苦跋涉,到达谷拉谷桃村,听取了韦纪、黄庆金等人有关滇桂边区工作的最新进展报告。8月初,黄松坚等人转移到归朝后龙山,在这里召开干部会议,统一对斗争形势的认识,明确主要任务是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更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会议决定将红军游击队暂时分散为小股武装开展活动,从中抽出主要干部深入九弄、归朝、百油、那能、板仑、洞波、者桑、剥隘、花甲、阿用等20余个村镇,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准备武装暴动。其中,大田坝、归朝一带由钟贞甫负责,上下九弄由黄庆金、李德惠负责,城关、板仑一带由农明英负责,洞波、者桑一带由朱鹤云负责,剥隘、那能一带由韦纪负责,花甲、阿用一带由岑日新、罗英负责,百油一带由赵敏负责。同时决定将已组织起来的各种群众组织和武装分别统称为劳农会和赤卫队,对当地的绿林武装进行争取改造工作。
红军联络点之一(归朝后龙山陈通文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更广泛地启发了各族群众的思想觉悟,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到1934年10月,除县城外,富宁大多数乡村普遍建立了劳农会和赤卫队。黄松坚等领导红军游击队和农民赤卫队举行武装暴动,公开打出红军旗号。先后镇压了九弄大地主韦英豪、归朝架街保长陶炳希和花甲区长汤焕文等国民党基层骨干,把财物分给贫苦农民。武装斗争逐渐由中心区的富宁发展到广南、麻栗坡和广西的靖西、那坡、德保、西林、百色等县部分地区。红军游击队所到之处,公开打出红军旗号,大张旗鼓地宣传红军的政治主张。边区贫苦农民受到极大鼓舞,给各地土豪劣绅以极大震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和时机日趋成熟。
后龙山会议(油画,现存富宁革命纪念馆)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刘虹 制作: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