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关爱“一老一小”】文山州“四个确保”促少年儿童体育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05 09:50:26
文网讯 近年来,我州通过确保孩子“动起来”、确保体育活动“有特色”、确保体育人才“出得去”、确保就学就业“有保障”,让少年儿童体育工作扎实开展。
确保孩子“动起来”。我州建立了学校“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让每一位孩子都熟练掌握1项至2项体育技能”的学校体育机制。在开齐开足学校体育课的基础上,开展州、县、校学生运动会、青运会、校园足排篮啦啦操联赛等传统赛事和“高铁沿线”的体育联赛、“边三县”体育联赛等特色赛事。成功举办了中越国际青少年足球嘉年华系列活动、中国—东盟青少年篮球赛暨文化交流活动等,促进了少年儿童国际体育交流。今年以来,全州开展县(市)级以上体育赛事186场,少年儿童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达1.5小时以上。
确保体育活动“有特色”。我州结合地方特色与孩子们的兴趣开设了多元化的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比如文山实验小学开展了跆拳道、中华射艺,广南县八宝初级中学开展了非遗项目高跷,文山市十二小开展了舞龙舞狮,麻栗坡县猛硐民族小学开展了射弩、吹枪比赛等。同时,注重对体育专业教师的培训,保证体育活动有专业指导。
确保体育人才“出得去”。目前全州共有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校点68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13个、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1个、国家级体育特色试点学校168所、省级体育特色学校64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已逐步建立并完善。文山州体育职业学校、丘北县第一初级中学被认定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确保就学就业“有保障”。我州出台了《文山州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实施意见》,从升学、就业等多个方面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政策优待。2005年以来,全州已有217名优秀学生运动员享受到就业安置、考试加分或资金奖励等政策红利,为体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深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龙彦)
(编辑:周秋 排版: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