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服务质量,文山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4-08-13 09:58:36
近年来,我州创新生态环境执法方式,以执法帮扶为主,靠前指导,及时为企业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解忧纾困、督促帮扶,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环境,不断增强政企之间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良性互动,努力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坚持刚性执法
在“严”上下功夫
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对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不达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严厉查处,对弄虚作假、伪造或篡改监测数据等恶意违法行为“零容忍”。今年以来,累计立案51件,下达责令改正决定50件。联合多部门开展砂石开采行业专项执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专项执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执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执法帮扶等行动,聚焦生态环境问题隐患点、敏感点、重点行业,组织抽调全州生态环境系统执法和技术业务骨干,对249家企业(点位)及全州2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帮扶检查,共发现问题623个,对问题分类梳理反馈,积极指导企业开展整改。
实施柔性服务
在“柔”上用真心
落实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引导企业及时主动改正轻微违法行为,为守法企业减负,让营商环境有温度。今年上半年,共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1份,罚款174.9万元,较去年同期作出处罚决定数量下降54%,处罚金额下降82.49万元;下发不予处罚决定11份,免罚金额222.5万元,较去年同期作出处罚决定数量上升45%,免罚金额上升121.9万元。送法律、送政策、送建议“打包”入企业,通过现场走访、面对面交流座谈,提升企业法治意识,对70余名企业代表开展重点排污单位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培训,助力企业提升生态环境管理规范化水平和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能力。有计划分阶段对企业依次进行体检,精准发现问题,避免多头执法、多层次检查。采取提醒、约谈等方式,指导企业绿色环保、依法经营,避免重罚轻管、以罚代管、机械执法、“一罚了之”等问题,共约谈企业16家。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告知违法企业信用修复“及时办”“网上办”,鼓励并帮助其及时主动开展信用修复,消除行政处罚带来的不良影响,让其重回市场竞争赛道。
解决急难愁盼
在“实”上做文章
对群众信访件加强现场核查和调度督办,做到深入精准研判案情、细致耐心疏导解释、依法依规协调处理,全心为民化解矛盾。目前,全州共收到属于生态环境部门职责范围内信访件128件,已办结121件,正在办理7件,办结率94.53%。针对夏季噪声油烟环境信访投诉举报较多的问题,多部门联合采取日查与夜查、明查与暗查相结合,对问题集中区域进行专项巡查,对餐饮油烟、噪声污染等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共发现问题1324个、完成整改1203个。多渠道征集问题,主动向群众征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线索14个,均全部办结。局班子成员带队下沉各县(市)接访化解生态环境信访件23件。加大对信访投诉的回访力度,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着力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信访办理的满意率。
提升执法水平
在“优”上见成效
以开展执法大练兵为抓手,以打造“政治过硬”“敢于创新”“善解难题”生态环保铁军为目标,举办新年第一课——执法能力提升讲座,组织生态环境案卷评查暨移动执法系统应用培训和生态环境执法能力提升培训,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讲堂活动,积极派人参加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加强无人机操作、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执法现场采样等辅助执法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实战能力。修订《文山州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规定》,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提高办案效率,保证案件质量,提升执法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法制审查人员、执法能手组成联合工作组,邀请执业律师共同对全州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执法案卷开展评查,切实增强案卷质量和执法人员办案水平。2023年度全州生态环境系统执法案卷质量交叉评查考核为全省第一,20件案卷参加州级案卷评查,合格率95%,12件被评定为优秀,优秀率为60%。
(州生态环境局)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