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乡村振兴,让更多群众开启新时代美好生活模式!
发布时间:2024-08-13 15:02:25
道路泥泞不堪、环境脏乱差、污水横流……这些也许就是多年前印刻在人们脑海中的农村形象,如今,随着脱贫攻坚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可以用“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来形容,村容村貌整洁、道路宽敞平坦,有了小花园、小广场,农村群众开启了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模式。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5个方面的振兴,让全国各地农村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画卷。
农业生产条件差、村内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经济收入滞后,这是以前的麻栗坡县麻栗镇茨竹坝行政村石笋村。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一系列举措,如今,走进满目清新的石笋村,登高远望,一栋栋新楼房与优美的环境交相辉映,红旗飘飘下,庭院干净整洁、村庄生机盎然,文化墙为这里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处处勃勃生机。这是笔者在石笋村采访时看到的一幕。变化,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正是因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让村民提升了幸福感、获得感。沿着石笋村走一圈,你会发现村民脸上都挂满笑容,每路过一户人家,村民都热情相邀到家里坐坐、歇歇脚,喝上一杯热茶。从中不难看出,乡村振兴,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家共同守护家园、爱护环境、发展产业,齐心协力将家乡建设更美丽。基础设施提升了、生活环境改善了、产业发展了、文化生活丰富了,村民生活好了,心情顺畅了,日子就越过越甜,这些都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近年来,文山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守底线、补短板、强弱项,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根本之举,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为主要途径,拓展提升收入水平;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小坪寨真幸福,开着小车收稻谷。古树茶香飘四方,瑶家户户住新房。日子火红又兴旺,党的恩情唱不完。”在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小坪寨村,85岁的瑶族老人盘金堂时常哼起这首瑶族调子,歌声的背后是凝心聚力的发展氛围;以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为抓手,文山市依托重大项目、重点民生工程及蓝莓、山药、三七、绿色铝等重点产业不断扩大就业岗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广南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八宝米、高峰牛、茶叶、油茶、铁皮石斛、蒜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当地群众依托农业产业年增收;马关县依托“生态、边境、民族、红色”等特有元素和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了一批边境乡村旅游示范村,如今,行走于马关县边境的村村寨寨,处处产业兴旺、绿色宜居……绿美建设、庭院经济发展、打造高品质特色农业产业、乡村旅游遍地开花,随着实施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有效举措,一个个喜人变化都在展示着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不是书面的汇报材料,而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成果。如今,每一个乡村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都在谱写着“村村发展 处处振兴”的一首首各具特色的幸福曲。
不可否认,乡村振兴的实施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了乡村吸引力,构建了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如今,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早已吹响,奏响了这个时代最为嘹亮的乐章,描绘出这个时代最为动人的画卷。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只要在更有力的举措推进下,必将绘就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让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李云淑)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