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外交部真情帮扶麻栗坡32载①:固水利,筑牢发展之基

发布时间:2024-08-18 14:05:00  


编前语:


麻栗坡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山川秀美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艰苦的自然条件曾饱受贫困之苦。自1992年起,外交部开始定点帮扶麻栗坡县。32年间,一批批外交官先后接过外交帮扶接力棒,扎根祖国西南边陲,与当地干部群众共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计,用实际行动践行外交为民理念。三十余载岁月流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外交部始终如一地与麻栗坡县人民并肩作战,以真心、真情、真帮扶,书写了一个个扶贫振兴的感人故事。

从今天起,“文山发布”各平台将陆续推出“外交部真情帮扶麻栗坡32载”系列报道四篇,带您了解帮扶取得的丰硕成果。敬请关注。

今天推出《外交部真情帮扶麻栗坡32载①:固水利,筑牢发展之基》。
过去,靠天吃水,用水没有保障
谁敢想象若干年后自来水通到家里
不仅供水稳定还安全卫生

这是一段已经延续了32年的故事
外交部帮助补短板

麻栗坡群众的“幸福水”流淌,流淌…

人背马驮 靠天吃水
麻栗坡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水资源极度匮乏
群众用水主要靠天水
偏远山村甚至需要翻山越岭挑水用
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人背马驮,靠天吃水”
吃水“贵如油”不是玩笑话
是麻栗坡边疆地区贫困群众
日常饮用水的真实写照

图片

(麻栗坡县城旧貌)

图片

图片

(麻栗坡县城新貌)

为边疆群众引来了“幸福水”
1992年
外交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
开始定点帮扶麻栗坡县
从此把定点帮扶责任放在心上
扛在肩上
为解决饮水困难的问题
外交部把解决饮水难
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扶贫援助的重点
始终坚持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
充分发挥外交平台优势
积极动员各方力量

广泛筹集资金

图片

图片

数据看变化
多年来
外交部积极投入帮扶资金6232.65万元
组织实施农村饮水
农田灌溉等温饱工程
294个项目
有效解决麻栗坡251个村小组
10余万人的饮用水困难问题
并新修农田灌溉沟渠
31条112公里
灌溉面积1.6万亩
使1万余群众受益
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村民用水难题
让老百姓用上“稳定水”喝上“放心水”

图片

图片

“我们现在都用上了自来水
洗菜、洗衣服、煮饭用水都很方便
不像以前从远处挑水用!”
说起现在用水的便利
麻栗坡县董干镇麻栗堡村委会
大马苏村小组村民
杨有堂满心欢喜
在下金厂乡大坝村委会清水二组
村民代世明正忙着
用家门口的自来水喂牛、浇花
代世明告诉记者
“过去饮水都是靠肩挑
或者用三轮车到
山上的深沟里去拉”

图片

(下金厂乡)

图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人民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
更是“阅卷人”
麻栗坡天保镇天保村委会
平安坡村小组村民罗德华
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
住新房是他们家多年夙愿
看着如今漂亮的房子
他感慨道:“感谢党的政策
感谢外交部的帮扶
不然我这房子再过20年也建不了。”
一句朴实的话语
饱含了群众深厚感激之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保镇平安坡村组图)

“整村推进工程”
是外交部以解决群众基本需求
为出发点着力实施的帮扶项目
多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277.61万元
实施农村进村道路建设、危房改造
修建科技活动室和活动场地
安装太阳能路灯等项目33个
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全面提升群众居住环境
2020年5月17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
正式批准麻栗坡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县帽子
终于摘掉了
“ 穷亲戚”
过上了好日子 !!!


图片

(天保镇黄瓜录村旧貌)

图片

(天保镇黄瓜录村新貌)


图片

(天保镇老寨村旧貌)

图片

(天保镇老寨村新貌)

图片

(麻栗镇石家湾村)


图片

(麻栗镇石家湾村)


图片

(麻栗镇石笋村)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字整理/编辑:周秋 资料来源:麻栗坡县委宣传部

(编辑:周秋 排版:冯鹤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