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丘北:打好“文化牌”激发“新动能”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22 10:29:04  

近年来,丘北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强省三年行动部署,依托民族文化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资源挖掘、节会带动、文化嵌入等方式,努力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科学发展理念,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用多元特色展现丘北底色

丘北境内居住着7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4.7%,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一村一品”培育,初步形成了以仙人洞村、普者黑村为中心的彝族(撒尼)文化片区,以阿诺村、马者龙村为中心的白族文化片区,以白泥塘为主的僰人文化片区,以官寨白马、平寨蚌勒和温浏石别为主的壮族文化片区乡村文化特色。打造出以万寿菊为主的牛屎坡乡村旅游,以稻香文化和壮族美食为主的平寨七彩稻田、官寨共享稻田,以石头屋特色为主的温浏新安特色村寨和舍得高原草场风情等乡村旅游项目,持续丰富具有差异化、民族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文化,主动融入左右江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战略,加大腻脚烈士陵园、雄山革命根据地遗址等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成功打造中共滇桂黔边区工委扩大会议会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3年7月3日被正式确认为云南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建成非遗展示厅4个,传承点19个,“白族太平节”“丘北花灯”等7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民源坊入选文山州非遗工坊。推动非遗产品市场化,支持指导相关企业推出“花神”戒指、吊坠等文创产品,服务民族服饰、壮族陶瓷、民族食品、文化传媒等民族文化企业发展。结合“文化七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景区、非遗展示展演活动近20场次。原创歌曲《哪有这里更美丽》《欢迎你到壮乡来》《等你在普者黑》《思念》被广泛传唱。研发特色菜肴28道,打造餐饮名店4家、地方农特产品560余款,花米饭入选云南省非遗伴手礼并获奖,普者黑荷花宴、阿诺玫瑰宴、麻辣鸡、黑药鸡、牛羊汤锅、清汤鱼等美食深受追捧。

强化要素嵌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内涵

按照AAA级景区建设标准,以“宜居宜业宜游”总体目标,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建设施、植文化、拓业态和育产业,不断健全普惠共享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自2022年以来,先后推进实施3个示范乡(镇)、23个精品示范村和69个美丽村庄建设;围绕“原生态”“民族特色文化”“休闲度假”主题,精心培育湖景、山林、酒庄、田园、村落等特色民宿(客栈)488户,其中,国家乙级民宿1户,丙级民宿8户,云南省精品酒店12户,精品旅游民宿22户,8户入选云南省全国等级民宿培育库名单。探索“民宿+”“+民宿”产品业态,开发全鱼宴、荷花宴、玫瑰宴、簸箕宴等乡村特色美食,不断推出花脸文化、湿地文化、荷花文化、生态文化等创意旅游产品。把传统节日的举办与A级景区、公共文化空间、县城中心广场、乡村旅游点和民族特色村等公服设施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做到传承、展示和营销有机结合。依托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配套夜景灯光、休闲亭廊和地域文化打卡等元素,打造“民族文化风体验大道”。注重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共建成乡愁书院2个,全国最美农家书屋1个,云南艺术家第二居所1个,文化遗产展示厅5个,传承基地19个,努力讲好丘北故事,留住美丽乡愁。

创新节庆引流新模式,擦亮丘北民族文化新名片

出台《“拼经济 丘北在行动”—民俗文化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暨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系列活动实施方案》,以花脸节为核心和引爆点,谋划开展了“天天”“月月”系列活动。苗族花山节为热闹的春节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民族色彩,促进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以“美丽普者黑·浪漫三月三”为主题,在椒莲广场盛大举行“三月三”系列活动,唱敬酒歌、挂红鸡蛋、祭竜等独具壮族特色的迎客方式,让游客感受到了浓郁的壮族民俗文化;在普者黑景区浪漫广场举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文山专场演出,促进文山民歌传承与发展、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赴郑州、昆明等地举办“2024年中国云南·普者黑花脸节暨旅游推介会”,全方位宣传推介普者黑,展现丘北民俗文化特色和各类资源优势,开启云南丘北与河南荥阳“南南文化旅游合作”新篇。游客沉浸式体验花车巡游、万人狂欢抹花脸、文艺晚会、怀旧经典演唱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架起了丘北与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丰富了普者黑的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了普者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普者黑火把节、舍得火把节轮番上演,放河灯、烟花秀、打铁花、耍火壶、弦子舞、民族赛装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彝族文化,也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这些活动或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或依据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体现地域风貌,有声有色,吸引了广大游客、群众参与,极大地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打造文化夜市业态,持续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在景区、旅游特色村、城区中心广场分别推出夜游、夜娱、夜演、夜宴、夜宿、夜购等夜间消费业态,打造出幸福花脸集市、青丘集市、普者黑集市和阿诺篝火晚会等数个夜间消费街区,开发了“水陌青田乐屿牧场·星空秘境夜游”“布宜仙语青丘”等夜游项目和青丘画壁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同时带动景区及周边夜间餐饮、住宿、娱乐等业态的联动发展。持续举办“彩云之南等你来”群众夜间文化活动,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群众齐跳“普者黑桃花水母舞”和弦子舞等,日均互动群众达4000人次以上,县城椒莲广场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开启“普者黑 仲夏夜游计划”,让游客体验到一场既有山歌对唱、大三弦表演,又有打铁花、风火轮表演、放河灯、跳篝火的水上夜游+文化体验活动。

打造文化文艺精品节目,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依托丘北花灯剧目资源优势,积极创作《三难升官郎》《一个贪官的自述》《反腐倡廉扬清风》等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系列文艺作品,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演出,计划年内实现演出覆盖12个乡(镇)及部分单位、社区。同时完成花灯小戏《筑梦丘北》《老路新曲》、小品《一处好戏》、《法网恢恢》《丁二牛蜕变记》《真假检查》《评先进》《神医》;舞蹈《仰望党旗》《各族儿女心向党》,快板《红丝带》的创作。花灯小戏《神医》入围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远赴临沧市参加群众文艺的饕餮盛宴,展现了丘北群众文化的繁荣盛景。创作排练了花灯小戏《神医》、花灯歌舞《浣纱情》两个节目,参加云南省第十届花灯滇剧艺术周,传承、弘扬花灯滇剧艺术,宣传展示丘北县独具特色的花灯非遗艺术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创作《桃花水母》《彝风彝韵》等舞蹈曲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宣传推广,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及广场舞曲目。结合“文化进万家”“文化三下乡”等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50场次,其中送戏下乡12场次,文化七进(群众文化活动117场次,书香九进21场次),三下乡12场次。

(来源:丘北县文旅局)

(编辑:李娟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