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麻栗坡县董干镇:务工就业实现从“向外输”到“往回引”
发布时间:2024-08-23 10:58:09
“在这里上班收入不错,还可以照顾家庭,工友大多是熟人,工作氛围也好。”走进位于麻栗坡县董干镇的扶贫车间——云南佳日升辉服饰有限公司,工人陈正梅正和同事有说有笑,可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一丝停顿,不一会儿,一件简易背心已基本缝制成型。
图为云南佳日升辉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陈正梅家住董干镇金竹山行政村白沙杠村小组,之前她一直在广东打工,前几年考虑到家里的老人小孩需要照顾,她便放弃外出,选择在家务农。“留下来能够照顾家里,可是没有收入心里慌得很。”正当她为生计发愁时,同村一位好友带来了好消息,镇上新开一家服装厂要招大量工人,待遇不错还免费提供吃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正梅和几位村民前来应聘,没想到才学习两天就可以自己上手。“工资按计件算,从这几天完成的情况来看,每个月应该能领到三四千元。”陈正梅说,在家门口务工能有这样的纯收入她感到很满意。
图为工人在缝制成衣。
“公司正式入驻前,我们也考察了不少地方,最终还是董干镇最具优势。”公司负责人冯锋介绍,该扶贫车间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包括生产车间、食堂、宿舍、办公区等,完全能满足公司日常运营,11万元的年租金也比较合理。“我们的服装都是订单式生产,正式运营后需要150个工人,年产值在一千万元左右。”冯锋说,从这几天的招聘来看,附近很多不能到外地务工的妇女,她们都有一定的缝纫基础,只需培训几天便可正式上岗,这也为企业解决了用工荒的难题。
图为工人在纺织剑麻布。
相隔不远的董干镇普弄村扶贫车间由于交通便利,有廉租房能为工人提供食宿,同样是个“香饽饽”。2023年7月,龙发忠的剑麻布生产车间正式落地于此,订单量大的时候需要100个工人。“我们这个工作没多大技术含量,就是用工量大。”龙发忠说,车间落地在这里不仅能招到附近的村民来务工,还可以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聘越南籍工人,能节省不少用工成本。
近年来,董干镇围绕省委“3815”战略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兴边富民工程等重要契机,紧紧围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6个方面19项指标进行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2023年累计开工项目14个,完成投资1556.2万元,不断夯实边境经济发展基础。投资550万元打造占地总面积为2260.94平方米的商贸综合一体房,并将其对外出租。同时,打好劳务输出牌,在持续向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的同时,积极为“向外输”到“往回引”创造条件,拓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围绕拼经济和优化营商环境主线,通过对外招商,盘活扶贫车间、市场商铺、摊位等,帮助1000余名返乡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记者:龚莉 张军丽 喻传宏 实习记者:余沁颖)
(编辑:李娟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