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实干西畴丨朱开明:群众心中的好村长 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发布时间:2024-08-28 12:04:52
多年来,西畴县对标看齐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成功实践,不断推出各项重点工作的西畴经验、西畴模式、西畴样板,用实绩持续擦亮“西畴精神”品牌。
文山发布系列平台和西畴融媒推出“实干西畴”专栏,宣传报道基层一线涌现出的先锋代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持续奏响“实干西畴”最强音。今天推出“我的实干故事”系列报道。
实干西畴丨朱开明:群众心中的好村长 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朱开明自实现党支部书记和村小组长“一肩挑”以来,积极带领全村村民利用房前屋后,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和庭院经济。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小组长的13年里,60岁的朱开明以身作则、默默奉献、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西畴县马龙洲村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
盛夏时节,来到素有“百年粽乡”美誉之称的马龙洲村,看着庭院中一个一个金线莲种植棚,种植了半年时间的金线莲已经成熟,村小组长朱开明正忙碌着采摘。他是第一年栽种,也带动了村上14家农户开始种植,“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们怕什么!”朱开明对大家说,“村里朱文富已经连续种植了3年,有文山金叶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的全程指导,别人都整得吃,我们也一样整得吃才对嘛。”于是他挨家入户走访,耐心作动员,也给大家注入信心,村民们看着这个踏实憨厚的村长不遗余力地想为大家增收致富,大家还能说什么呢,在这个“带头大哥”的带领下 ,金线莲种植户从最初的一户发展到如今的16户,看着各家的金线莲长势喜人,大家又多了一份对这个致富带头人的肯定。
(左一为朱开明)
马龙洲村小组背靠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条件及地质特征,使马龙洲成为独具特色的喀斯特绿洲村寨,具备了种植粽叶的最佳条件。起初的粽叶种植户,都是以零星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管理好的粽叶产量高些,管理不好的产量上不去,就基本卖不到什么钱了,再加上大家都是以零散售卖为主,利润都被别人赚走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销售体系。朱开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带领大家外出学习,多方积累经验,采用遮阳网种植方式,并通过抖音带货进行售卖,现在马龙洲的粽叶种植面积为70余亩,销售总额达到40万余元,户均增收1万余元,带动全乡种植粽叶500余亩。
团结促奋进,奋进聚力量。在朱开明的带领下,马龙洲的党员群众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党员示范引领,家家户户出资出力,团结互助,全员积极参与到“爱村如家、护村如家”整治提升过程中,村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邻里关系大大改善,“远亲不如近邻”的内涵在马龙洲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作中体现得愈发深刻,切实形成“党员引领、群众参与、团结友善、力量汇聚”的良好局面。全村村民的热情都比较高,特别在进行村庄美化绿化动员后,家家户户就按照“收干净,摆整齐”为目标,开始收拾起了屋子,还自发制作庭院小景观。大家你帮我,我帮你,乡亲之间团结互助,为美丽村庄建设尽着自己最大的力量。
山清水秀、庭净院美、民风淳朴……自马龙洲“百年粽乡”主题村庄建设以来,前来参观和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游客对马龙洲村最有感触的当属群众的热情淳朴,来时进来家里坐坐,走时在家群众依依不舍相送。这得益于朱开明在乡村治理上有一套,带头制定并践行马龙洲“333”公约。每天早起三件事,即:门前扫一扫,房里屋外要清秀;金叶浇一浇,自家的棚自己管;网格巡一巡,村里事情要明晰。为人处世三守则,即:见面要问好,你好我好大家好;红事不张扬,白事要从简,互帮互助情更坚;邻里矛盾及时解,小事找村长,大事找政府,急事先报警。三件事情不可为,即:违法犯罪万万不可为,酒后闹事闹笑话不可为,好吃懒做最可耻可恨不可为。全村呈现出乡风文明和谐、社会治安稳定、环境生态宜居、村民团结向善的良好局面,朱开明家庭还在2023年荣获全省“绿色家庭”称号。
朱开明身上的故事还很多,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他将继续在发展庭院经济、全村社会治理、民风民情、村容村貌上继续下功夫,让马龙洲变得更美、更靓、更富。
(通讯员:谢嗣青 赵艳芳)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