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新文山 新实践】在新征程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山市实践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8-29 14:57:54  

新征程,文山市将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及州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方向、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度谋划、真抓实干,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山市实践新篇章。

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共识

州委十届七次全会是全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为谋划推进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锚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对推进各项改革落地文山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文山市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州委战略部署,把学习贯彻州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采取组织召开市委全会、市委常委会会议和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等方式,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凝聚改革思想共识,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州委决策部署在文山市落地落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山市实践新篇章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围绕“打造世界三七之都、绿色铝创新发展示范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当好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的定位,持续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深入实施“强州府”行动,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聚焦产业优化升级深化改革,围绕“三大经济”,聚力“五大产业”提质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商贸兴市”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以新兴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充分发挥园区平台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重点抓好绿色铝、三七延链补链强链,全力以赴打造世界三七之都、绿色铝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统筹发展商贸物流、现代农业、康养旅游等重点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深化改革,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积极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强化国资监管,推动国有企业转亏为盈、做大做强;系统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落实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各项政策,健全完善金融机构和国有平台公司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抓实抓好经营主体培育“9个一批”工程,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聚焦园区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全面实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推广“管委会+事业单位+企业”运营模式,深化沪滇合作园区共建,培育壮大园区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心建设,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协作,力争建州70周年文蒙铁路建成通车,系统谋划文山站“站、城、景、产”,将文山站建设成为文山州的地标,推动丘文铁路进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并开工建设,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深化项目管理、招商引资、财税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着力构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以小切口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紧盯教育、医疗、收入等民生热点,研究制定更多含金量足、可及度高的改革举措,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深入实施“教育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以市一中为“龙头”的教育综合改革,补齐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短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职业学校达标工程,全力服务好文山学院迁建。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健康县城建设步伐,促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提质增效,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继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精神病人等重点群体关爱力度,强化“一老一小”普惠性服务保障,完善预防、处置和关爱三项机制,落实低保、特困、孤儿、救济等民生保障,全面提高保障困难特殊群体合法权益能力和水平。落实落细创业就业各项政策,加快三产融合版“幸福里”新村(社区)建设,深化劳务品牌创建,做强“半小时就业圈”,千方百计稳定扩大就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以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与时俱进创新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方式方法,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坚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主动创稳各项工作,统筹防范化解经济金融、意识形态、民族宗教等领域重大风险,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平安文山建设,用好自主探索的“1552”文山市基层治理模式,强化党建引领,形成一张网,分类推行矛盾不出村、办事不出村、小病不出村、农闲就业不出村、政策咨询不出村“5不”出村工作法,实现零违法、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零黑恶“5零”目标,最终实现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双提升。筑牢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全面落实落细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和防汛“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合理布局应急避险场所,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加强消防、燃气、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健全各类问题大排查大起底自查自纠主动整改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减少一般性事故发生。以绿美文山建设为总抓手,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改革,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文山样板。

华丽蜕变的文山城区

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把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健全和完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统筹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持续完善干部选育管用机制,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从一线、火线、前线和改革发展需要出发选干部、配班子,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锻炼干部、检验干部。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常态化开展干部作风大整治,全面整治“庸懒散慢拖”作风顽疾,以“勇担责任、敢挑重担、干成事业”的“州府作为”践行“文山之干”,推动干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冲在前、打头阵,大胆干、创新干。

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健全完善领导改革的责任机制,结合实际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抓改革、促发展的主体责任,严格督导评估问效,营造改革创新浓厚氛围,确保中央和省、州改革部署在文山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中共文山州委常委、文山市委书记 蒋俊)

(编辑:谢思思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