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村播”未来可期!《云南新闻联播》再播评

发布时间:2024-08-31 22:03:00  

8月31日

《云南新闻联播》播发报道
《"村播"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下)》
继续聚焦文山“村播”
消息中详细报道了
文山州在全州范围内成立“村播”学院
多个职能部门
紧盯农产品生产端进一步深化改革
将“村播”扶上马

成为“村播”最硬核的“娘家人”

请看详细报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文山州看到了乡村带货主播的朝气和力量,在全州范围内成立“村播”学院,补强带货直播的能力短板,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第二步,文山州多个职能部门聚焦农产品生产端进一步深化改革,将“村播”扶上马,再送一程,成为“村播”最硬核的“娘家人”。

文山权宇商贸有限公司员工李永芳:“看到什么样的辣椒,收到货以后就是什么样,说实话,真的我比你们还担心品质问题……”
李永芳是“村播”学院的第一批学员,培训结束后,她申请到电商企业见习,通过实操进一步提高直播带货能力,如今李永芳在公司已经能独当一面。
文山权宇商贸有限公司员工李永芳:“最高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差不多在十五六万,来到这里有专门的人带着我们,差不多像一对一的那种,教你怎么看数据,从开播到后面播完之后复盘,都是很专业的。”
如果说“村播”学院侧重于理论教学,那么成熟的电商企业则更注重实践操作。在“陪跑”的过程中,众多电商企业还为广大“村播”提供品质可靠的农产品,与“村播”群体实现互利共赢。
云南小牛巅峰商务有限公司唐刚:“‘村播’学院对于我们来讲有两点好处,第一点就是人才梯队的补充,第二点是把一堆想做电商、能做电商、愿意做电商的人聚集起来,抱团取暖,这个效果是非常非常好的。”
为了让“村播”群体抱团发展,文山州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出“1+N”的发展模式。
文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艳:“通过‘1+N’的模式,和电商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合作社形成合作共建,实现人才的培训孵化、产品的供应、网络直播队伍的管理以及电商信息的共建共享。”
在“1+N”模式中,最硬核的当数“1”,也就是宣传部、网信办、商务局、人社局、农业局及供销社六个牵头职能部门合而为一,形成合力,从直播培训到产品遴选再到宣传推介形成一条龙服务。
文山州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职业培训科科长周颖:“在‘村播’培训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创新培训的模式,比如说在我们遇到工学矛盾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展‘村播’夜校,来缓解这个矛盾,让群众能够白天上班,晚上来进行培训。”
文山州网信办信息化发展与网络宣传科副科长、文山新媒体协会会长路云波:“网信部门主要是规范管理这方面,组织开展一些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知道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他们踩坑走弯路。”
文山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波:“从源头管控,比如说农资里面的种子、化肥、农药,为整个品种的质量打下了基础。”
文山州供销社财会科副科长段兹伟:“我们收集整理了全州的农特产品信息资源库,来提供给广大的‘村播’主播们,包括我们授权‘文品出山’的标识实现抱团发展。”
文山州开展“万名村播”培育工作,短短三个月,经村播带动网络销售额己超过2亿2千万元,成为文山电商行业的有利补充。今年上半年,文山州实现网络零售额近40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13亿元,同比增长119%以上,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紧接着
《云南新闻联播》再发短评
《下功夫 出实招 党委政府要为改革"撑腰"》

对文山州“村播”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云视短评:文山州党委政府下功夫、出实招,为乡村电商改革撑腰,让摩拳擦掌的“村播”群体能够好卖货、卖好货、货好卖,让方兴未艾的“村播”产业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可持续。实践证明,只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全面深化改革就一定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文山“村播”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
下面,让我们带大家走进文山各地
看看“村播”在助农惠农、电商发展、文品出山
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吧!

↓↓↓


文山市


2024年3月,文山市启动了“七小二”公益直播培训孵化项目,经过五期培训,一批优秀学员来到电商直播基地,成为了带货主播,月销4万单,销售额达105万,打出了一场“漂亮仗”。

图片
文山市“七小二”公益直播培训孵化项目聚焦以文山三七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民族文化,力争3年内孵化培育千名网络直播人才,在全市基本实现“一村一播、一企一播、一社一播”。培训对象包括电商直播爱好者、村(社区)干部、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农村致富带头人、非遗传承人、合作社社员、个体工商户等。目前,“七小二”公益直播已完成五期培训,共有200余名学员参加,其中10名优秀学员选择留在电商直播基地,她们每天分组轮流直播,主要销售泰国龙宫果、文山多彩辣椒等农特产品,单日最高销售6000单,月销售可达4万单,销售额超105万元。



砚山县


图片
为抓住网络直播电商发展新机遇,砚山县以“新农人主播”培训计划为突破口,大力挖掘和培育一批本地电商主播,助力砚山农文旅业态转型融合。通过成立1个村播学院、打造1个区域品牌、搭建1个创客基地、开辟1个共享赛道、建立1个资源素材库,为本土主播提供从基础设施支持、人才孵化培训到地域品牌设计、直播带货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引导和资源协调方面的全方位支持,聚焦砚山绿色蔬菜、有机三七、生态畜禽、高原果蔬、文化名牌、乡村旅游等特色资源,有针对性地培育孵化一批本地“新农人主播”,创新实施“1+N”招商运营模式,强化账号人设维护、品牌营销、引企入驻、村播孵化、整合供应链等一站式集成服务,加速本地名特优产品公共品牌转型,重点运维和打造砚山“要得真选”特色产品矩阵,真正让“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力争两年内培育出千名“新农人主播”,打造出3至5个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电商账号,从而推动砚山乡村文化传播和农旅产业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西畴县


近日,在西畴县东升村委会主题广场上,主播面对手机镜头,一边介绍农特产品,一边回答网友提问。

图片
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结对帮扶村经济发展政策,西畴县委组织部、西畴县委宣传部联合兴街镇人民政府、西畴县畴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组织搭建西畴县“西品出山”村播学院,积极筹划开展公益直播带货活动。开展“好村播带好山货”将为兴街镇乃至西畴县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乡村主播和带货达人,带动“村播+电商”“村播+旅游”“村播+文创”等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西畴县通过举办全县“西品出山”第一批培训班+团队公益直播助农的形式,一边深入赶集,一边了解本地山货农产品公益直播助农代售群众山货商品。直播持续了5场,帮助群众销售玉米、菜籽油、鸡蛋、红薯干、羊肚菌、三七等土特产品,销售金额累计超过60万元。下一步,西畴县将深入推进“西品出山”专项行动,培育直播电商基地、打造产业公共直播间、开展村播培训、组织系列村播电商带货等,拓宽本地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西畴县农村直播电商水平。



麻栗坡县


“这就是我们的铁厂腊肉,纯正的土猪肉。大家不用担心质量,我们比你更担心,因为有质量才有市场……”麻栗坡县铁厂乡龙路村的党总支书记段华波正用浓厚的铁厂口音向直播间的观众介绍着他的腊肉产品。

图片
段华波是国家大力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广大“村播”的代表人物。随着电商的飞速发展,许多在外打工的铁厂年轻人也凭借对互联网传播优势的熟悉,纷纷返乡当上了“村播”:夫妻档直播卖腊肉的王俊夫妇、直播铁厂泡粑制作的罗德娥夫妇,以及其他通过短视频展示农产品的铁厂本土创作者……凭借着对产品的信心、对农村的热爱和执着,他们近乎无师自通,摸索出各类直播技巧,热情地展示家乡、推荐特产,让无数偏居一隅的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手机成了他们的“新农具”,直播是他们的“新农活”,他们使自己家乡的农产品“酒香不再害怕巷子深。”



马关县


一个直播支架,一部手机,日销破万,马关县村播学院篾厂乡直播点让土特产走俏“云端”,农产品“飞”向更大市场。
图片
今年,马关县开办了“村播学院”,启动了“一村一主播”计划。6月,马关县村播学院篾厂乡直播点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篾厂乡直播点每天坚持直播,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日销售额破万元、累计销售额破50万元的可喜成绩。每天除了现场直播、现场采买之外,篾厂乡直播点还有自己的实体展销中心。400平方米的直播点有宽敞明亮的实体店铺,土鸡蛋、南瓜、香芋、手工红糖、香草、木姜子、川芎等各类瓜果蔬菜、中药材、加工制品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小集市。篾厂乡通过农特产品直播展销中心和直播点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乡的农产品、中药材进行销售,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促农增收。截至目前,篾厂乡直播点已开播50余场次,日销售额破万元,总销售额达54万余元,累计向文山州丘北县、文山市、马关县七个乡镇一个农场购买当地农产品,助农增收40余万元。开播以来,后勤环节带动当地务工900余人次,其中包括暑假学生40人次。



丘北县


图片
5月27日,丘北县培育“千名村播”助农增收启动暨“阿诺”公益直播培训班开班,“阿诺”村播孵化基地揭牌。本次培训班经前期自主报名和乡镇推荐,最终有8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参训学员中,有想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年轻人,有勤奋肯干的企业家,也有积极活跃的网络达人,年龄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22岁。在为期5天的专业培训中,学员们将系统学习账号定位、内容产出、直播间引流、直播选品、直播脚本撰写、直播数据分析、短视频拍摄剪辑等内容。培训班的举办,将开启丘北县“村播计划”,发动“村播”们以短视频、直播去实现就业创业,把家乡的旅游、特产等推介出去,使之成为助力丘北乡村振兴的响亮品牌。如今,丘北的村播热度持续上升,学员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最高单人带货一天带出云南省各地旅游票务4.7万余元,月带货量达17万余元,一些青涩主播,从开始对着镜头不敢讲话,现已成为周带货量1万余元的新星主播。



广南县



今年以来,广南县积极探索运用网络直播赋能乡村振兴路径,采取“政府搭台、行业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方式,成立村播学院,盘活乡村人才资源开展直播带货,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图片

以“村播”发展乡村人才。成立广南县“句町珍品”村播学院,制定“村播”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帮扶和直播业务指导等服务,通过“专题辅导+实操讲解”培训,提高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新农人农业经营能力。目前,已开展集中培训2期196人。以“村播”带活土特产品。引导电商主播主动对接乡村特色产业,建立本地特色产品信息库,储备一批经营主体作为供应链,大力推广销售本地优质农产品,走出一条“农民种、‘村播’卖、群众富”的致富新路径。今年以来,“村播”累计直播带货300余场次,带动群众增收443.4万元。以“村播”助力品牌创建。构建“一村一主播”“一乡一特色”,整合短视频制作精良、直播带货技能娴熟、配套建设储存运输供应链的优秀“村播”团队,重点销售具有广南特色的品牌农产品,实现农产品品牌与“村播”品牌双联动。今年以来,南屏镇“小花家”土货抖音直播团队投资270万元打造冷链物流、搭建直播间销售高峰牛肉,上半年为群众创收400万余元。



富宁县


5月29日,富宁县培育“千名村播”促农增收工作启动仪式暨“富州甄选”村播学院成立直播培训开班仪式举行。培训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乡村主播和带货达人,宣传推介好富宁历史文化、红色故事、优势资源、农产品销售等,带动乡村旅游,传播乡村文化,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富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图片


据了解,富宁县培育“千名村播”促农增收工作采取“政府搭台、行业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以培育“村播”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直播电商队伍建设,将通过培育一支村播电商人才队伍,建立一个“土特产品”资源库目,完善一套电商孵化服务体系,拓宽一方直播电商发展空间。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培育1000名“村播”,150名“村主播”,30名“精英主播”,打造一批县域直播电商基地,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化身乡村带货主播,让更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促进产销衔接、富品出富,坐实“土特产”文章,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李娟 整理,资料来源:《云南新闻联播》、文山发布网)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