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乡村振兴丨富宁:“红”土地遍生“幸福果”
发布时间:2024-09-04 09:03:42
近年来,革命老区富宁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发展“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特色产业,让“红”土地上遍生乡村振兴“幸福果”。
八角飘香富群众
成熟的八角。
富宁县八角种植历史悠久,是群众增收致富的传统产业。为推进八角产业更好发展,富宁县积极招商引资,引入云南众木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落地产业园区,实施八角种植、加工、开发、交易一体化项目建设。推动“校企农”合作,在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
近年来,洞波瑶族乡里那行政村渭基村小组先后建成八角病虫害防治和低效林改造示范基地600余亩,新建八角产业道路12公里,全村共发展八角种植面积5000余亩,年产值达800万余元。渭基瑶寨处处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60余户群众依靠种植八角增收致富。
目前,全县八角种植面积69.2万亩,覆盖13个乡镇6.6万户30.1万人,年产生果约18万吨,产值27亿余元。八角产业已成为富宁县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
幸福生活“蔗”里来
“我们村种了900多亩甘蔗,预计产量5000多吨,将为群众带来260多万元的收入。”富宁县归朝镇架街村党总支副书记岑正林说。
富宁县强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技术推广等要素保障,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甘蔗种植。目前,全县甘蔗保有面积13.56万亩,覆盖13个乡镇1.15万户4.92万人。2023至2024年榨季,全县进厂原料蔗52万吨,实现总产值4.4亿元。甘蔗产业已经成为富宁县各族群众致富增收的“甜蜜”产业。
油茶种植产业旺
“我家种植的120余亩油茶已全部进入盛果期,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预计收入4万元。”阿用乡那无村村民娄衷雯说。
近年来,富宁县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突出山区特色,将油茶种植基地向最适宜区发展。目前,全县油茶保有面积37.7万余亩,年产油茶鲜果2万余吨,茶油产量2052吨,实现产值2亿余元。
葡萄产业促增收
种植户在售卖葡萄。
近年来,归朝镇瞄准葡萄种植产业,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让小小的葡萄成为村民们的“致富果”,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今年我家种了4亩葡萄,亩产5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20多元,预计有5万元的收入。”归朝镇小河口村葡萄种植户闻朝团说。小河口村现有巨峰葡萄80余亩,试种阳光玫瑰葡萄2亩,套种红富士葡萄1亩、金手指葡萄1亩。全村年产葡萄120余吨,产值200万余元。此外,归朝镇郎坤村有葡萄种植面积27亩,产值80万余元。
如今,归朝镇的葡萄不仅畅销本地市场,还销往县城农贸市场、超市等,为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小小葡萄释放巨大经济能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富宁县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资源,大力引导群众因地制宜种植八角、甘蔗、油茶、草果、葡萄、芒果、沃柑等多种经济作物,让“红”土地遍生“幸福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富宁统战 图片由富宁融媒提供)
(编辑:董飞 排版: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