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建设绿美公路 绘就甜美生活
发布时间:2024-09-05 08:46:28
在文山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两旁,绿意盎然、繁花点缀。沿着绿美公路网,农作物和矿产快速流动、高效集散,外贸货物通关出境、抢占先机,五湖四海的旅客游玩旅拍打卡、频繁出片。来自江苏的游客感慨道:“来到这里,离开了城市的喧嚣,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感觉时间慢了下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今年是云南绿美交通三年行动(2022—2024)的收官之年,文山公路局认真总结经验,持续在“设施美”“绿化美”“路域美”上协同发力,加快构建路域经济发展格局,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没想到离开家3年多,家乡的路变得这么美丽。”在外打工回乡的赵丹看到道路的变化不禁感叹。如今通过绿美公路建设,一条公路串起沿路风景,引来四海游客。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游人如织,与路旁的农家乐、特色采摘园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如何发挥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低成本、高质量完成绿美公路建设任务?文山公路局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走好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坚持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公路沿线党组织“联建共建”,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绿美公路建设,共享舒畅出行环境,3年来,共开展主题党日50余次。通过开展群众性绿化活动,提高群众爱路护路、爱绿护绿意识,汇聚建设势能、形成发展合力。
打造育苗基地。自主建设育苗基地11个共200余亩,按照苗木生长周期,有计划、分阶段投产,精准管控苗木品种、数量,为绿美公路建设提供各类苗木共87万株,苗木自给率达到98%。
推动路地共建。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整合小修保养、预防性养护、安全精细化提升等政策资源,签订“路地共建”合作协议,共建绿美公路140公里,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护共享”模式。
作为高中毕业骑行的最后一站,即将步入大学的小陈有自己的攻略:沿着国省道从文山出发,途经砚山、广南、西畴、麻栗坡、马关形成一条旅游环线,沿途山河秀丽、各色美食林立,顺着依山就势、绵亘蜿蜒的盘山路,在长亭芳草中体会乡愁回味悠长。“以这种方式步入人生的下一阶段,我觉得很有意义!”小陈说。
路景交融,离不开绿美公路建设制度机制的完善,文山公路局立足实际,不断推进绿美公路建设进程,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人机料”革新夯实建设基础。大力开展绿化技术技能培训和技术竞赛,培育公路绿化种植养护专业队伍。改良取树机、挖穴机、浇水车、绿化修剪车等工程设备,提升绿化苗木种植管护效率。优化肥料和营养液配比、精准施肥、改良土壤、平衡养分。2023年,获得省公路局绿美公路劳动竞赛一等奖。
“产学研”结合实现“技术嫁接”。与文山学院、省公科院、省农科院等单位深入合作,邀请农林园艺专业教师团队指导科学播种、培育、移栽、养护技术。选育树形好、易养护、抗旱涝的公路绿化品种,聚焦绿美公路景观美化与边坡水土流失防治等课题开展研究,对重点绿化提升路段进行科学规划设计。
“建管养”并进优化治理机制。坚持全寿命周期整体效益最优理念,逐年推进绿美公路建设,实现“点”上添彩、“线”上增色、“面”上提质。强化路域环境综合治理,疏堵结合整治违规设置小广告、占道经营、以路为市等不文明行为。强化绿美公路绿化养护,做好抗旱防涝、修剪补植等工作。
来自江苏的沈哲一家自驾到云南旅游,在丘北公路分局普者黑管理所搭起帐篷、升起炉灶,一待就是四五天。这里依山傍水、附近荷花盛开,引得他们流连忘返。
得益于绿美公路建设,许多路段成为“网红”路,吸引了大量人流,如何把“网红”变“长红”、将“流量”变“留量”,成为文山公路局绿美公路建设工作新的着力点。
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建设过程中,不是一味“为绿而绿”、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建设绿美公路。广南公路分局在沿线穿插栽种冬樱花、蓝花楹、黄花槐等植物,营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象,与坝美世外桃源相得益彰;马关公路分局围绕“七彩音乐风铃小镇”,修建山海相依的生态富民线;富宁公路分局结合革命老区优势,积极打造“一路有景、四季有花”的红色文化景观,扮靓红色旅游路。
有效服务“三大经济”。围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功能区建设绿美公路,在矿产等资源密集流动路段,强化公路整体承受能力,实施安全能力精细化提升工程,提升公路安全通行能力。文山、砚山、西畴公路分局优先实施机场路、文山环城路等路段绿美公路建设,服务好绿色铝产业园、文山三七产业园发展。马关、富宁、麻栗坡公路分局不断推进通往口岸的绿美公路建设,逐步提升观景台、服务区功能,助力边境旅游和天保口岸进出口贸易。
3年来,文山公路局以路为轴、以路串景,共完成绿美公路建设640公里,构建了一幅连田、连水、连村、连城的美丽乡村多彩画卷,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人民致富。
(通讯员:管汝姣)
(编辑:董飞 排版: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