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城中村蝶变“巷子经济”试验田

发布时间:2024-09-06 10:18:57  

前些年,‌文山市‌新平街道里布嘎村因卫生脏乱、产业单一,一度成为文山城一块醒目的“疤痕”。如今,在“党建+文旅融合+巷子经济”模式的助推下,里布嘎实现了从老旧城中村到城中饮食名村的华丽转身。

下午饭点走进里布嘎村,一家家特色餐饮店里谈笑声交织,处处弥漫着烟火气。位于村中心的永福楼是首家入驻这里的餐饮店,老板马元彬从业20多年。“这里交通方便,街道整洁,有文化气息,客户喜欢这里的用餐氛围。”马元彬说。

作为当地30多年的“老字号”,“文山第一羊”承载着很多当地人儿时的美食记忆。今年,老板李剑乾选择把这个“老字号”带进里布嘎。“在老巷子里品尝老味道别有一番风味,这是我们的卖点。”李剑乾说道。

里布嘎吸引客人和商户的,除了宁静的小巷生活,还有独特的巷子文化。走在巷子里,主题墙画、讲述文山城故事的老照片……记录着地方时过境迁的点点滴滴。

“我们以村改、业改、人改为抓手,让村子从‘面子’到‘里子’都美起来。”里布嘎社区党委书记屈用末一语道出里布嘎蝶变的密码。

里布嘎积极争取城中村改造、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资金,通过自建委员会动员组织100余名群众承接项目20余个,累计硬化道路6800米,修建排污管道4860米,清理五堆十乱1000余处、卫生死角200余处、小广告3000余条,改造旱厕48座并交村内老年协会负责日常保洁。通过村改与自治,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蜕变。

通过“业改+赋能”相结合,实现城中村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商业的转变。去年以来,街道、社区对176户庭院开展地毯式摸排、登记储备,对12座重点住宅的房屋风貌、配套软硬件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为发展巷子经济打下基础。根据周边人员密集、交通便利的优势,结合周边特色饮食少而散的实际和本地居民饮食习惯特点,里布嘎摸索出了打造饮食文化主题村的发展路子。截至目前,里布嘎已有庭院式汤锅店4家、庭院私房菜馆2家、特色商店4家,其中,村内群众自主经营3家,累计解决50余名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据介绍,2023年,里布嘎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31.65万元,居民人均收入从2021年的23992元提升至2023年的28558元。

“人改+再造”相结合,深刻改变着里布嘎的气质。里布嘎以“老巷子·旧时光”为主题,围绕民风民俗、饮食文化、复古文化元素等方面规划村内巷子文化主题路线,家家户户都参与其中,让每一条巷道都有看点。如今的里布嘎,村内环境优美、庭院众多、美食丰富、巷道各具特色,本地居民和外来商家和乐共融。

“我们希望游客放下对城市千城一面的刻板印象,在里布嘎探索‘巷子经济’的风情和美食。”新平街道党工委书记楚戴岭表示,将持续在环境提质、业态引入上下功夫,在创意融村、美誉出圈上做文章,着力打造创意足、趣味强、业态丰的网红打卡地。

(云南日报记者:黄鹏 张文峰 载《云南日报》)

(编辑:董飞 排版: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