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市启动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工作
发布时间:2024-09-10 15:50:47
文网讯 根据《文山州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文山市于8月中旬启动了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任务过半,一批濒临枯死的古树名木得到了及时抢救和复壮。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也是珍贵的基因资源、宝贵的景观资源、难得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历经百年千载,古树名木与当地的社会、经济、自然、文化水乳交融,铭刻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客观记录和生动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自然变迁的痕迹,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古树名木对美化当地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促进全州文化旅游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及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通过实施抢救,保护古树名木,提高古树名木生态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形成乡村美、山水美生态格局,保护地域性文化和生态价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不断调整,古树名木的管护权责不清,责任不明,导致古树名木管理权属涉及的林草、城建、铁路、公路河道、风景名胜区等部门交叉管理,加之古树名木管理水平不平衡,保护制度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管护技术不科学等问题,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需进一步提升,许多古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有明确的管护责任。有的古树周围堆放大量砖瓦石块、枝柴杂物,有时会引起火灾烧坏树皮;有的古树受城市建设的影响,严重影响或威胁古树生长,加之古树名木生长年代久远,部分树体长势衰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养护,而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资金一直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开展古树日常监管、古树的保护、复壮工作举步维艰。
为解决这一迫切问题,州林草局编制了《文山州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对古树名木基本情况、项目依据、任务,项目实施内容和技术要求、项目施工组织等内容进行了综合说明,为古树名木创造了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
通过前期调查,文山市共有古树181株,其中一级古树5株、二级古树21株、三级古树156株,分属14个科19个属23个种,生长势衰弱株13株,古树群24个(含株数121株)。邀请专业古树名木保护公司,采取“清、支、医、修”等措施,对目录上所列的古树名木清理枯枝及下垂枝,修建了支撑钢体,进行了白蚁防治、裸露树洞修补及树体修复、病虫害防治、树池外打透气孔、促根施肥等措施,使濒临病害的古树名木得到了及时复壮。
(通讯员:王晓先)
(编辑:李娟 排版:冯鹤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