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时隔七年的握手
发布时间:2024-09-10 21:57:32
9月10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全国教育大会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9月10日是我国第四十个教师节。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会前,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参加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代表,同代表们热情握手,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的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在京参加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2017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农加贵作为云南省唯一当选的“敬业奉献全国道德模范”有幸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时隔七年,农加贵再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他的故事让人油然敬佩。
有这样一位人民教师,38年来,他扎根深山,打开了曾经的“麻风村”村民了解外界的窗口。38年的坚守,他用自己的知识、善良和坚持,让116名孩子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大爱,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他就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
农加贵和学生们在一起。广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坐落在广南县莲城镇坝汪村大山深处的落松地村,曾经是人们避而远之的“麻风村”。1986年,20岁的农加贵辍学回家,由于家庭贫困,为了补贴家用,农加贵经叔叔介绍获得了一个成为代课教师的工作机会,但是工作地点却是人人避之不及的“麻风村”。当时麻风病是一种甲类传染疾病,在那个“谈麻色变”的年代,在还没有探索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前,麻风病人聚居的地方被视为可怕的“禁区”。农加贵承受着家人的反对、冒着失去恋人的风险,还担心自己会被疾病传染,带着恐惧心理来到了麻风村小学任教。
1986年9月1日,“麻风村”小学正式开学上课,第一批学生来了12人,大的有12岁,小的5岁。农加贵从那时起就成为“麻风村”小学的第一任教师,这一天,农加贵永生难忘。看到被疾病折磨导致四肢畸形的家长,农加贵内心十分害怕,只想逃跑,但是村民们恳求的神情、教室里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让农加贵怎么也迈不开离开的步伐。
农加贵在课堂上。广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走了,那些孩子怎么办?”最终农加贵下定决心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38年。“期间也曾想放弃过,能坚持到今天,是改变山里孩子命运的坚定信念一直支撑着我。”农加贵说。如今,村里的许多孩子走出了大山,大部分实现了就业。“多年来,我最自豪的就是我来了之后,落松地村的孩子一个不少地读过书!现在他们中有当公务员的、当老师的、当警察的……”
任教38年来,农加贵见证了落松地村的巨大变化,学校从最初借来的20余平方米的医务室,到土木结构的简陋校舍,再到现在设备齐全、干净整洁的校园;村子从以前散布在山坡上的几间茅草房,到现在统一规划建设有连排小平房、路灯、花坛、小广场,通电通水、环境优美的小村寨,还被评为了“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农加贵感慨地说,“以前学校只有20多平方米破烂的土坯房,而今变成了崭新的4层教学楼;原来上课用粉笔,现在有了电子白板,还有网络、电脑等。教师待遇也好了,自己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家人愈加支持他的工作,现在可以更加安心地把知识传授给大山里的孩子,为乡亲们做更多好事实事。”
农加贵获得的荣誉。广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38年来,农加贵在传授孩子们文化知识的同时,也积极为乡亲们办实事解难题。他为不识字的乡亲代念、代写书信,帮村民修理电器,协助村里修通进村道路,还在村里开办“成人夜校”,教乡亲们识字、读书、写信,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帮助他们增收致富。如今的落松地村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加贵说,“我愿做大山里的一棵大树,用四季不会落的枝叶庇护我的孩子。”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38年来,农加贵撑起了这所学校,共招收了14个教学班,最多的班有18人,最少有5人。送走小学毕业生12届,共116人。他用自身所学为孩子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也为这座荒凉的大山带来生机和希望。
每年教师节都是农加贵最开心的日子,“我教的学生不算多,但大部分都会在这一天给我发短信、微信,有的还会回学校看我,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很满足。”如今,58岁的他还在追梦的道路上奔走,“我现在年纪逐渐大了,肯定会有干不动或是退休的时候,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继续在村里教这些学生。”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人民网-云南频道)
(编辑:董飞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