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强国复兴有我·教育之星丨宋情坤:热爱教育,不忘来时路
发布时间:2024-09-11 16:24:01
我以前带过的一个学生
在考上公费师范生以后
给我发了一条短信
她说:
“老师,以后我就是你的接班人了!”
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特别有成就感
他们让我更加相信
教育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从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推出当年,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在全国共招收了10933名免费师范生。
宋情坤就是这10933名学生之一。那一年,作为首批享受国家公费教育政策的师范生,他得以走出大山,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教育的热爱,走进西南大学的校门。
“那时候心情非常激动!既可以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又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宋情坤对记者说,从踏入校门那一刻起,他便坚定了未来的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深知自己肩上承载的不仅是个人梦想,更是国家对于未来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对我来说,教师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宋情坤说。
2012年,宋情坤回到了母校——文山州第一中学任教,成为了一名历史教师。回到最初的起点,开始新的征程,宋情坤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成长。“历史的意义深远且多维,它不仅关乎知识的传递,更关乎文化、价值观、身份认同以及未来导向。”宋情坤不断加强学习,创新教学方法,用深入浅出的教学,为学生带来一堂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
在学生们眼中,宋老师是一个细心的班主任。宋老师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一个人,生病时的关怀、困难时的帮助、失落时的鼓励和进步时的提醒,都温暖着大家的心。
“从这些努力读书的娃娃身上,我总能看到曾经中学时代奋斗的自己,所以时刻提醒自己也要努力学习,这样才对得起孩子们,不负自己的初心。”十三年间,宋情坤通过辛勤耕耘,帮助一批批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名校。在教育的广袤田野上,宋情坤以知识为种,以爱心为肥,默默耕耘,这一路既有无数人生新篇章的开启,更有教育理想的传承与接续。
“21届有一位代同学,父母在家务农,家境不是很好,但是这个娃娃学习特别勤奋刻苦。”在她的身上,宋情坤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深知公费师范生政策对于这个孩子的意义,于是向她介绍了国家的公费师范生政策。
后来代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费师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代同学给宋情坤发来一条短信,“她说:‘老师,以后我就是你的接班人!’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特别有成就感!”回忆到这里,宋情坤依然感到无比欣慰,“他们让我更加相信,教育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为什么如此热爱教育?”
“因为读书真的让很多人改变了命运。”
回望过去几十年,宋情坤有大半时间在和“读书”打交道。年少时为了走出大山,拼命“读书”;大学毕业后为了教育事业,认真教学生“读书”。说起“读书改变命运”宋情坤有着很深的感触……
“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去隔壁村上学,早上五点多钟就要爬起来,饿着肚子上课是经常的事情。等到初中走的路更长了,要走三个多小时才到镇上……”宋情坤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了很多年,一路从泥泞的山村小道,走上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从老师手中接过课本,成为了那个为莘莘学子撑伞的恩师,帮助更多人靠读书改变命运。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还有营养餐,我们村现在没有因贫辍学的孩子了。高等教育也逐渐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读大学的机会……”75载耕耘,教育结出硕果,宋情坤把几十年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其中。他的故事,是公费师范生群体中传承与奉献的生动注脚,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和价值——以爱心为基石、以责任为担当、以创新为动力、以传承为使命。
从教多年,宋情坤的学生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公费师范生……而在他的影响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引到教育事业中来,他们将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憧憬,继续书写教育梦想的篇章。
(记者:项兰星 张磊)
(编辑:刘虹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