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强国复兴有我·教育之星丨尚卫溦:教育值得我投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
发布时间:2024-09-14 15:22:09 阅读 6972
“以前在古木乡,老师喝水要自己去池塘里挑,他们笑我是最不会挑水的女老师。”1990年,还不满19岁的尚卫溦,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文山县古木中学,成为了一名初中英语教师。
“那时候年纪小,有些学生比我都大,但是讲课的时候还是好开心呀!”回忆初登讲台的记忆,尚卫溦觉得自己天生就应该当一名人民教师,“从没想过自己除了当老师还会去做什么,没想到一当就是34年……”
在文山州第一中学,记者见到了尚卫溦老师,手里提着一个大袋子,为了这次采访,她提前准备了一些东西。刚坐下,她就拿出了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这些年来学生写给自己的信。
“山东的同学不仅基础好,而且有很好的学习习惯……”里面有2003年在山东读大学的学生写来的信;
“老师,求求你拯救我的英语吧!”有学生写来的便利贴;
“教英三年举数,节获二一谨祝。快携共挽高毕,乐曲萦绕伴路。”还有学生写的诗……
“看了采访提纲,回想这三十几年,我突然很恍惚,感觉快要退休了,好像什么都没做。”因为要接受采访,尚卫溦翻出了一直珍藏的信件,“细细读了一晚上,又感觉好幸福,好充实。”纸短情长,打开这些被时间封存的信件,尚卫溦对三尺讲台的感情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1990年在文山县古木中学任教,1994年到文山县第一中学任教,2005年到文山州第一中学任教至今,尚卫溦带领4届学生参加中考、12届学生参加高考。她说,每一届学生,自己都教得很用心。
用心,一个简单的词语概括34年,很轻,但也很重。“因为教师是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点点摸索的,无论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的。”双单教学法、情景法、直接法、交际法……哪种方法适合这个班级的学生?教材变化了,备课教案要如何调整?课堂上,简单的问题应该交给哪个学生回答?难一点的问题要让哪个学生回答……每一个关乎教学的问题,尚卫溦都事无巨细地考虑。
“教无定法,但要用心。”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背后,是一个对教育抱有极大热忱的老师对学生绝对的用心和关心。“因为我认为教育是终生的事业,值得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尚卫溦说。
“6月,学生高考后是释然,7月、8月学生陆续收到通知书时是高兴和欣慰,9月又要开始新的征程了……”尚卫溦和学校里的清香树一起,循环往复地陪伴着一届又一届学生走出中学校门,走进自己心仪的大学,走入人生的新篇章。但不变的是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育的热爱,就像伫立在州一中的校魂一样,认真而坚定。
“其实选择退休,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的眼睛已经看不清太小的字,没办法帮学生改作业了。”因为身体原因,这个学期开学尚卫溦老师就不再承担教学工作了。
对于她而言,和讲台的告别是在2024届学生的成人礼上。“学生一个个跨过‘成人门’,把花递到我面前,我突然眼泪就止不住地流。”这是一种让她感到五味杂陈的时空交替,她目送着自己的最后一届学生走进美好的18岁,而她的教师生涯也开始在18岁。
18岁的尚卫溦,在艰苦的教学环境中,努力用英文为学生打开了解世界的大门。
“那时候,喝水要自己挑,挑回来要加明矾澄清,再加上茶叶泡一泡,才能喝。谁能想到30年后,别说喝水了,乡镇的孩子既有希望澡堂能洗热水澡,又有乡镇游泳池能学游泳!”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上英语课只有一本教材,一台录音机,一卷磁带。但是现在教学有了交互智能白板,学生也有了各种学习英语的资源,未来还会有AI……”
“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凝聚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对比种种改变,尚卫溦告诉记者,能够亲身经历并参与到这一伟大的进程中,见证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她深感荣幸。
所以,在目送学生跨过“成人门”时,尚卫溦看到的,应该是教育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也是未来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吧?那么告别时流下的,应该是幸福的泪水。
采访的最后,为了配合拍摄,尚卫溦久违地走上讲台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课,充满激情的授课让她整个人看起来闪闪发光。这一刻,她所说的:“教育是一份值得为之努力一生的事业。”变得具象化……
(记者:项兰星 张磊)
(编辑:刘虹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