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美美的平远|党建引领“三区”建设 共绘美美红甸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9-19 16:16:23  

文山市红甸回族乡,位于文山州西北部,作为平远片区联动乡镇之一,是全州唯一的回族乡。全乡国土面积90.87平方公里,辖4个村委会25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3483户15291人,居住着汉、壮、回、彝、苗、傣、白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8.15%。近年来,文山市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平远片区“三区”建设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突出党建引领,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线、产业振兴发展为抓手、基层治理提升为重点,把平远片区“三区”建设成为具有引领学习意义的先进典型作出了红甸贡献。

党建领航践初心,同心同向铸牢共同体意识

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村寨等举措以及“和谐寺观教堂”、模范清真寺创建等工作,先后成功创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和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活动场所,22个村、小组、企业、医院、宗教活动场所申报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凝聚各族群众民心的“桥头堡”,组织党员、凝聚人才、动员群众的“连心桥”,发挥基层党组织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挂钩联系、走访慰问等活动,多形式召开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谈心会等,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常态化组织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石榴红”活动,2023年3月组织举办的平远片区“石榴红”系列活动之文山首届春耕节(红甸)活动,聚集了中央、省、州、市共30余家媒体关注并报道活动盛况,全网点击量达800万,让红甸山药、肉牛等支柱产业火爆出圈。在此基础之上,先后举办的山药丰收节、傣族泼水节、壮族红饭节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各族群众广泛交流、全面交往、深度交融,推动各民族全方位互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建引领聚合力,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突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最大保障和强力支撑作用,动员党员、致富带头人积极发展联动带农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

优势产业发展振兴。2022年以来,立足红甸乡“一颗药、一头牛、一辆车”等产业优势,发展壮大山药、荸荠、烤烟、辣椒等高原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大力发展肉奶牛养殖、货物物流运输和农特产品加工。2024年,红甸乡山药种植面积2万亩,带动周边乡镇种植3万余亩,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实现务工收入3000万元。大力发展肉奶牛养殖10000余头,年交易量5000余头,预计销售收入0.75亿元。其中红甸乡伊兴奶牛标准化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存栏奶牛2000余头,日产鲜奶3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0.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牧草10000余亩,农户增收1200万元。并依托文山市茂盛经贸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货物物流运输产业,目前该公司(红甸籍)保有车辆500余辆,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预计实现收入1亿元。2024年红甸乡支柱产业预计实现收入超5亿元,户均收入超13万元,人均30000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群众收入不断提高,打造了文山市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加强民族团结贷、民族团结保推广,为红甸乡各族群众代表发放创业贷款3000余万元,办理保险300余户,以金融惠民政策助力红甸乡各族群众致富增收。

基础设施显著提升。科学谋划2022年至2025年红甸乡“三区”建设项目60个,概算总投资30亿元。2022年,完成项目建设11个,总投资7500万元。2023年以来,启动3个美丽村庄和民族团结示范乡、2个民族团结示范村、花小公路改扩建、茂克片区农村供水保障、乡容乡貌、茂克片区光伏发电项目等9个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6.59亿元,已完成项目投资15000余万元。投资175万元实施小红甸、康家、茂克3个美丽村庄项目建设,实现所有自然村生活垃圾清运至乡级垃圾中转站,再由洁城公司统一清运进行无害化处理,“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得到初步建立。投资0.6839亿元实施花庄至小石桥三级公路项目,投资5600万元完成红甸中型灌区建设、茂克村农副产品集散地建设和进村道路硬化19千米、村内道路硬化25公里。投资380万元实施以山药、荸荠为重点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成功将红甸村山药、小六寨村荸荠申报纳入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名单。

持续开展“一老一小”工作。对群众急难愁盼的茂克小学教育质量问题,选派文山实验小学、文山市五小5名优秀教师开展教学援助交流,两年来,茂克小学四年级全科总排名从70名上升至第16名,五年级从16名上升至第9名,六年级从76名上升至第30名,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努力达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护”,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为主线,按照“党建引领、团建发力”的工作思路,依托少年儿童之家平台,实现少年儿童脱管变托管,离校不离教,妥善解决部分儿童寒假“看护难”问题。

党建引领谱新篇,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坚持党建引领,分类施策抓好社会治理。2023年以来,文山市红甸乡聚势蓄能,积极探索网格化、数字化、全过程的基层治理,全力构建“一网兜起大小事”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着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健全“一支队伍管综治”组织体系,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整合多部门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综治合力,构建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发事件联处、重点问题联治、特殊重点人员联管、服务管理联抓、民生问题联解”工作格局,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指导4个行政村建成村级“一站式”综治中心,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聚焦“全科网格”建设,科学合理划分网格,统一编码,实现网格单元地理信息数字化管理,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分三级网格4个,以机关、学校、卫生院等为单位划分专属网格9个,以村组为单位划分基础网格35个,以10—30户为单位划分微网格199个。按照“1+1+N”的模式选优配齐网格长和专兼职网格员,依托州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多网合一、一网通建、一网统管、一网共享”。

围绕平安乡村、无毒乡村示范建设,在各村委会和席草寨村打造“平安警务站”5所,组建平安联防队5支197人。建立综治信息员、法治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道路交通劝导员、社会治安管理员“五员合一”的基层自治体系,整合老年协会7支300余人、企事业单位内保21人、乡护林站护林队23人、禁毒反毒防毒青年联盟74人,选取法治业务骨干26人组建乡级普法工作队,组织乡挂村人员、村两委干部、法律顾问、驻村民(辅)警、“法律明白人”等201人,组建村级法治宣传队4支。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组织“第二班主任”8人开展法治授课12次,受益师生1800余人次,开展“一对一”安全健康教育37人,织密校园法治防线。乡属各单位立足工作职能职责,开展“点菜式”“点穴式”普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责任,统筹相关中心站所下沉普法,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三三制”调解机制,依托综治中心设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置5个矛盾纠纷化解专班,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由综治中心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定级和包案化解,把问题化于萌芽,止于未发。

(来源:文山州委统战部)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