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西畴东升公社:奋斗者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4-09-19 17:26:12
“对我们来说,幸福是有一个住处遮风挡雨,有一份工作养家糊口,有一个寄托心里安定。”通过西畴县东升公社就业“幸福里”培训后“牵手”工作的灵活就业人员张先生说,就业“幸福里”社区名字背后的意义是群众通过劳动和奋斗实现幸福生活。
2024年1月19日,在西畴县委、县政府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由文山州建投集团旗下文山建投文勤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和西畴县畴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成的西畴县东升公社就业“幸福里”社区正式揭牌运营。
搭建以“用工企业+劳务公司+产业导入+务工人员”的崭新就业服务模式,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难“三难”问题,打造集就业、培训为一体的“幸福里”社区,帮助务工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该就业“幸福里”平台与合作劳务平台共同带动当地就业服务3985人,平均工资3282.14元,预计年务工产值1.04亿元。
西畴县东升公社就业“幸福里”社区,利用兴街镇东升村闲置农房进行改造,在村民聚居的村内开设用工市场,充分满足产业用工需求和务工人员组织化就业需要,设有政策咨询、就业咨询、技能培训及咨询、政策宣传、招聘会、劳动权益保护(法律直播间)、创业孵化(村播学院)、联农带农、“一老一小”安置服务、多功能报告厅等多个服务窗口和基本功能区域。
功能主要包括“幸福就业、幸福平台、幸福家园、幸福游学、幸福供销、幸福食堂、幸福儿童、幸福园区”八大板块内容。目前,该“幸福里”社区已与当地7家企业签署劳务代招及技能培训服务协议,与10余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工业园区开设专门为园区企业开展劳务服务的“幸福园区”站点。
优化服务 架起群众就业直通车(小标) “东升公社就业‘幸福里’社区,致力于为群众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在行动上,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积极搭建平台,为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西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社区通过与西畴县零工市场和技能培训学校合作,相互协作、赋能,结合自身优势,共同携手开展好西畴县就地就近就业,举办招聘会、就业培训等活动,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机会。
在政策上,鼓励、引入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机构参与“幸福就业”板块工作,以市场方式运作开展劳务派遣、外包、培训、创业贷款扶持创业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业务,以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幸福里”社区建设中来,同时组建了创业导师团队,鼓励各类创业主体在当地生根发芽。
在服务上,加强对“幸福里”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幸福里”规范、有序运行。对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
“幸福里”社区成立至今,共开展招聘会4场,场均招聘超500个岗位以上,为3000余名待业人员提供了岗位;组织在职人员、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4场,参加技能培训人员224人;自主搭建成立的就业微信群3个,服务全县成立就业群9个,社群人员共计2000余人;日常开展就业咨询、指导服务,服务人次达1000余人;开设法律直播间及政策咨询服务30余次,服务人员3.2万人,由持有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政府公职人员对就业人员开展法务咨询服务,在确保就业人员根本权益的同时,也起到了督促“幸福里”就业平台的日常工作的作用。
产业导入,产业发展是“幸福里”社区在当地发展的重要基础,“幸福里”社区在为企业开展劳务服务助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助推当地就业人员增收的新引擎。
“幸福供销”板块,在文山州供销全链条支持下,引进企业与村集体入股经营,为当地特色经济作物提供线下及线上销售渠道,真正带动当地农特产品能销售并且要销售好,今年供销社销售当地农特产品种类增加到20余个,截至7月底,2024年总营业额已达39.64万元。同时,2024年5月,投资了20万元的“西品出山”村播学院在东升落户。学院的落户,标志着线上销售也在东升正式启动。线上销售平台自6月开始带货,已完成72.91万余元的销售额。
如今,宽敞明亮的公社图书馆、环境优美的村庄,为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休闲、游乐场所,为当地村民打造了一个老有所管、幼有所依的生活圈。
西畴县东升公社就业“幸福里”社区以多样服务内容,形成“幸福之花遍地开、群众就业有保障”的新型就业服务模式,将进一步发挥优势,促进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联动发展,让务工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来源:云新闻)
(编辑:谢思思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