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之干·驻村工作队风采丨张浩洋:用心用情“驻”进群众心里!

发布时间:2024-09-20 17:02:17  

编者按

近年来,文山州坚持把驻村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责任和担当在农村广阔天地书写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厚植了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

为全面反映我州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将定期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讲述他们在基层一线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生动故事,展示他们的靓丽风采。敬请关注!

今天推出《张浩洋:用心用情“驻”进群众心里!》

11年来,哈电集团倾心、倾情、倾力帮扶文山,持续选派挂职干部到文山市开展定点帮扶工作。2023年7月,张浩洋接过了“驻村帮扶”的使命,来到文山市马塘镇热水村委会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他切实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思路,抓落实促发展,以哈电集团帮扶项目、资金等资源,助力热水村发展“大变样”!

走村入户 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要把驻村工作开展好,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村子的情况。到热水村的第二天,张浩洋就跟着村里的干部进行入户走访,走访过程中一名老人找到他们说起了家里的纠纷,当时,因为老人说的是当地方言,张浩洋还不能完全听懂老人家的描述,通过老人的肢体语言和其他村干部的解释理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是因为老人的三个孩子在赡养老人方面没有协调好引发的矛盾,为了尽快解决矛盾,张浩洋和村干部把老人的三个儿子都叫到了一起,鼓励大家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一一理清了老人和三个儿子之间的误会,签订了老人赡养协议,圆满化解这次纠纷,老人家对于处理的结果十分满意,调解结束后不断向张浩洋表达感谢。

虽然这次调解的不是什么大矛盾,但张浩洋却感受到了村委会在群众心目中的重要性,这也让张浩洋萌生了将热水村打造成团结、互助、平安、文明、和谐新农村的想法,于是张浩洋立即组织挂村人员、村干部、工作队组成了攻坚队伍,认真排查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灵活化解,其间,共计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切实促进和谐团结乡村建设。

扎根基层 为群众办好民生事

为了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张浩洋还深入农户,与脱贫监测户、低保户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一有时间,张浩洋就会抽时间到村里走访,和群众沟通交流,白天没人在家,就专门挑晚上的时间上门、开群众会......在一次次拉家常的过程中,了解每一户群众家里的情况,将收集到的信息全部进行登记。

不到一年的时间,张浩洋就带领着驻村工作队走遍了热水村130户脱贫户、19户监测户,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专项排查工作,形成最新且详细的脱贫户监测户对象台账,有针对性地协助落实种粮补贴、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低保救助等政策。

建强基础 绘就乡村新画卷

除了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每个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的居住环境也是张浩洋重点关注的内容。他得村的脱贫户比较多,张浩洋到他得村走访时发现,每次进村路上都有积水,还时不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每逢村里有宴席或者活动的时候就更加严重,过路的村民都小心翼翼踮着脚走。张浩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去之后他就开始研究他得村的排污问题,学习借鉴其他地区排污项目先进经验,一番了解后他发现实现雨污分离更好的办法就是在地下建设排污管道,但是建设排污管道的成本非常高,超出了大家的承受范围。

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张浩洋和其他村干部又多次来到他得村,观察村子的积水情况,发现除了地势较低的路段,其他地方的积水情况要稍好一些。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因地制宜,在地势较低的路段建设效果更好的地下排污管道,其他地方则采用更加实惠的排污方式。最终在今年一月份,采用村集体出资一部分、向集团申请一部分资金的方式将他得村的排污项目顺利完成,村民们彻底摆脱了满地污水的日子。

去年9月份,张浩洋到热水寨村委会新村走访时发现,新村的入村道路一到雨季十分泥泞,群众出入村办事、上学十分不易,张浩洋就把村里的群众召集起来,和大家提出了修路的想法,但是这里的村民原本是从其他地方搬来的,大家很多生活习惯都不太一样,对于修路的想法各有各的看法,张浩洋告诉村民,他们只需自筹10万块,剩下的由他来想办法,一开始大家并不相信他,在张浩洋的一再保证下,群众才相信了他修路的决心,一家出资一点最终凑齐了10万,张浩洋也向集团申请了60万的资金。

资金到位后,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路段,请了专业施工队施工,各家门前路段,张浩洋就组织村民齐动手,投工投劳干起来,因为修的是家门口的路,村民都把修路当成自己家的事,全程参与,并对修路的工程质量严格把控,时不时就要到现场看一下进度,最终在今年一月份,齐心协力将这条路修到了村子的每个角落。

如今走进热水寨村委会新村,平坦结实的水泥路从村口直通家家户户,又方便又好走,“这次修路,把大家的心聚在了一起,让村民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了。”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小组长张世光高兴地说。

在张浩洋的带动下,热水寨村更以党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各村寨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比拼,拆除垃圾池,根据各村实际有序清运垃圾,鼓励群众打造美丽庭院,栽花种树种仙人掌,带着村民一起改变村庄面貌。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热水村委会被评为文山市绿美乡村建设达标村、文山市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示范村。

直播带货 助力乡村振兴

  在大山深处的农村,优质的农产品很多,如何销售却是难题。去年秋季,农户们迎来了丰收,文山的部分农特产品却出现了产品滞销、收购价格下降的情况。为了把优质的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张浩洋积极寻找机会,当时正值央企帮扶兴农周活动,张浩洋决定勇闯直播带货的路子,通过这个活动销售文山的农特产品。

  虽然决定了直播,但对于没有任何直播经验的张浩洋来说,这仍是个不小的挑战。于是他上网学习直播技巧,反复练习,认真选品、拍摄宣传视频,做了充足准备。一个多小时的直播时间里,张浩洋在其他同事的紧密协作下,成功介绍推广了20余款文山的农特产品,一周的活动时间里,总销售额近134万元,解决了部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从中国的最东北到西南边陲,横跨“胡焕庸线”,张浩洋从刚开始的语言不畅、水土不服到克服“语言关”“生活关”,通过察民情、解民忧,领着村民一起干,以哈电集团帮扶项目、资金等资源为“小支点”撬动小村发展“大变样”,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文山一年的时间,张浩洋用真心回馈、真情拼搏、奉献青春,把热水村一件件小事办成一桩桩好事,把民生工程变成民心工程。

“今后我想继续为村民干点实事,多修点路灯,让群众回家的路亮一点;把污水处理好,让群众的生活环境好一点.......一点点一件件去做,让群众的日子好起来。另外,也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挖掘出村内更多的致富带头人、乡贤,提升热水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将来即便我们走了,他们也有自己发展的能力。”马塘镇党委副书记、工作队长、热水村第一书记张浩洋说。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谢思思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