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文山州全民国防教育走深又走心!
发布时间:2024-09-21 23:03:48
在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
到来之际
文山州各县(市)积极采取措施
形式多样推动
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文山市抓住“深化”这一题眼,聚焦“全民”这一方向,强化资源整合、创新教育形式,作好国防教育“三幅画”。
作好“突出重点 深入人心”人物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国防教育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和干部教育培训,开展国防教育80场次7100人次。抓好“青少年学生”这个基础,组织开展“少年军校”国防教育进学校、“全军十大英模挂像”进校园、“小小国防讲解员”等系列教育活动100余场次,深化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
作好“赓续血脉 担当使命”红色画。充分整合洒戛竜、丫呼寨、楚图南故居等特色红色资源,串联红色旅游线路,将国防教育拓展到各种实景课堂中。充分发挥烈士陵园、花桥村史馆等6个省、州级国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各类国防教育活动1600余场次,受教育8.1万余人次。成立国防教育宣讲团,打造《兵王》《战斗英雄张大权》等理论宣讲文艺作品,开展宣讲活动120余场次。
作好“居安思危 崇尚荣光”英雄画。将全市235个文明实践阵地作为国防教育宣传阵地,组织开展“爱我国防”等文明实践活动50场次,受教育2500余人次。组织“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到文明实践所(站)开展面对面巡讲活动20余场次;打造以文山命名的护卫舰“文山舰”模型为主的双拥国防一条街以及双拥公园(学校、社区、文化长廊)等双拥宣传阵地,将文山军史馆、市人武部展览馆作为国防教育宣传阵地,开展国防教育学习活动200余场次。
砚山县立足实际,积极打造砚山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品牌,不断创新推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发展。
注重示范带动深化教育。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开展国防教育专题学习研讨1次,举办“七乡讲堂”暨全民国防教育专题讲座1期。抓好青少年这个基础,开展国际民防日全民国防教育系列活动,146所中小学3万余名学生参与,开展国防教育军事知识讲座300余场次,观看国防教育题材影视片500余人次。
丰富实践载体吸引群众。“线上+线下”举办国防教育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次。组织“爱我国防”演讲比赛,推出音乐剧《血染的家书》、音乐思政《寄给妈妈的日记》、情景党课《兵与诗》、歌舞《当那一天来临》等一批优秀国防教育作品。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好享砚山”融媒矩阵平台作用,开设“国防教育”“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征兵工作”“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推出国防教育主题相关报道50余篇。弘扬拥政爱民优良传统,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大力宣传选树陈珍文、代高粉等一批“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最美拥军人物”和参军入伍典型。
西畴县紧紧围绕“以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主题,开展一系列群众性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退伍不褪色,助力新生迈好青春正步。选择思想作风扎实、军事素质过硬的退伍军人组成专业教练员团队,参与军训任务。今年来,西畴县共组织退役士兵40余人次为全县学生进行军事化训练70余场。
国防知识进万家,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开展以“国防教育进万家、宣传教育入民心”为主题的国防宣传教育活动165场次,受教育1.3万余人次,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国防知识的了解,让人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组织退伍老兵为即将步入军营的新兵举行联合欢送活动,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从老兵的视角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讲述新时代退役军人奋斗故事,勉励大家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麻栗坡立足“红色资源”禀赋,在“红色教育”上着力,以思想教育引领,以阵地建设依托,用“老山精神”凝心铸魂,厚植家国情怀,铸牢国防意识。
用好国防教育阵地,传承弘扬“老山精神”。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建成国家级、省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各1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个。搭建教育平台,把弘扬“老山精神”融入国防主题教育,实现全民国防教育平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成立“老山精神”大学堂1所、学堂21所、讲习所120所。吸纳专职讲解员5名,红领巾讲解员10名,志愿讲解员15名,共开展义务讲解2300余场次,受众16万人次。
国防教育谱新篇,红色基因永传承。各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红歌比赛、红色情景剧大赛、红领巾讲解员评比、爱国主题演讲比赛等国防教育主题活动3000余场。依托烈士陵园,老山作战纪念馆,坝子雷场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讲述英雄事迹、举办主题展览、基地现场教学等活动5000余场次,受教育100万余人次。打造以“传老山精神·兴国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品牌5个。以军民共建为契机,与驻港部队、边防派出所、消防大队等结成共建对子,在节假日组织师生和官兵参与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国防教育内涵。
马关县立足边疆地域优势,秉持全民教育原则,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用好宣讲队伍,创新宣讲方式,推进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上好“国防课”,提升国防教育感染力。用好国防宣讲员力量,邀请驻马部队官兵担任国防教育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200场次,受教育3万人次。用好参战老兵力量,开展讲述红色故事,重走边关战争活动150场次,受教育1.5万人次。用好专业讲解员力量,组建国门宣讲团、红色少年宣讲队、乡(镇、场)宣讲团(队)三级红色宣讲队243支,开展进农村、进边寨等宣讲1800余场(次)。
铸牢“国防根”,增强国防教育吸引力。建好用好1个省级国防教育基地,提升改造双拥主题公园和双拥一条街。依托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等,开展130余场国防教育现场教学活动。打造以国防教育、红色文化为主的“沧桑国门.边关风情”之旅、“峥嵘岁月.红色记忆”之旅两条红色文化旅游路线。
谱好“国防曲”,扩大国防教育影响力。会议上“学”。将国防教育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举办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持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国防履职能力。媒体上“播”。在政务网、马关潮APP等新兴媒体开设全民国防教育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发布国防知识及先进典型。舞台上“演”。策划展演大型舞台剧《春漫边关》,再现了战争中保卫马关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的革命故事,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马关大地优秀共产党员身上发生的先进事迹,用优秀文艺作品唱响国防教育同心曲。
丘北县通过突出重点对象、丰富活动载体、拓展宣传渠道、强化队伍建设等方式,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全民国防教育走实走深。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强化榜样引领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对象,把国防教育纳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让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接受国防教育洗礼。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社区群众走进军营和官兵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持续用好县域内的红色资源、文旅资源,不断创新,增强国防教育的覆盖面、时代性、感召力,在普及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愉快氛围中浸润国防教育。
宣讲国防教育进校园,点亮“开学第一课”“理润丘北”志愿宣讲团成员、国防教育宣讲团讲师深入到各学校,以“加强国防教育 厚植家国情怀”“心系国防 有你有我”“国防责任重 祖国在心中”等为主题,开展国防教育宣讲进校园活动291场次,为全县3万余名在校师生上好“开学第一课”。
“浸润式”国防教育与征兵工作融合共进。发挥退役军人的优势,推荐一批“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的退役军人兼任国防教育宣讲团讲师开展具有针对性、互动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宣传活动56场次,受教育1万余人次。
广南县始终坚持用心用情强宣传,高质高效建基地,持续深化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工作。
学习用“脑”更入脑。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万名党员进党校、“三会一课”等为学习契机,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开展国防教育。突出青少年学生这个主要主体。深化开展国防教育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推动国防教育融入学科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生军训,融入课外活动,融入征兵宣传。突出民兵预备役这个重要力量。开展组织整顿、军事训练、执行重大任务等活动,切实强化国防理论知识教育,努力提升民兵预备役队伍国防意识和能力。
宣教走“新”更走心。精心策划打造社会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利用广南县政务网和《广南新闻》、“今日广南”APP、“视听广南GNTV”等媒体平台,广泛发布国防教育图文信息、视频。精心创编《狂飙诗人柯仲平》《苗岭雄鹰王开洪》《百年风华信仰传承》《万疆》《共圆中国梦》等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有广南特色的国防教育文艺精品剧目。
阵地建“好”更用好。依托狂飙诗人柯仲平、滇黔桂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独立大队革命活动核心地等历史资源,积极打造全域国防教育阵地全覆盖。
近年来,富宁县“三抓三让”,切实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抓好学习教育,让全民国防教育“覆盖广”。将全民国防教育纳入全县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专题党课等学习内容,今年来,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活动40余场次,12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将国防教育有机融入全县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初高中新生军训内容,开展收看“国防公开课”、主题研学实践、讲红色故事、主题征文等形式宣教活动120余场次,有效地推动国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抓好阵地建设,让全民国防教育“扩面大”。扎实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建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州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6个、双拥主题公园1个。开展中小学校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创建国门小学2所、红军小学2所。组织开展英烈祭扫、红色研学等活动105场次。策划推出2条红色教育精品线路,常态化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抓好宣传引导,让全民国防教育“氛围浓”。在“富宁融媒”、富宁政务网上开设专栏2个,刊载相关文章60余篇。开展文艺汇演、“国防万映”电影展映等各类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150余场次。利用“红棉红”宣讲团、“劳模宣讲团”等宣讲队伍深入一线开展宣讲20余场次,惠及6500余人,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和爱国强军意识。
(来源:州委国防教育办)
(编辑:刘虹 排版:冯鹤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