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农民增收一口清|富宁:党建赋能边疆群众过上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4-09-23 09:43:57
“我去年应聘成为亲子乐园的售票员,家里还种植20亩生姜、5亩重楼、3亩八月瓜,今年预计收入30万余元,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挣钱顾家两不误。”说起当下的幸福生活,富宁县田蓬镇下寨行政村上寨村小组村民徐龙艳喜笑颜开。
木央镇大坪村党员干部查看生姜长势。
近年来,富宁县聚焦7个沿边行政村“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建设目标,持续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行动,推动沿边地区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
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全面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实行“挂镇包村联组”工作责任制,细化52项任务,派单压实责任,全力打造具有富宁特色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廊带。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突出农村特色,把乡愁美景、民族特色、边境风情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充分结合起来,推进边境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金秋时节,木央镇大坪行政村上寨村小组党员志愿服务队及种植户不断穿梭于生姜种植基地里,挖姜、剪枝、冲洗、包装,一派热闹景象。
为打造生态宜居、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升级版,富宁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土地规模流转与特色种植产业相结合,在边境村种植草果、甘蔗、中药材共4.7万余亩,养殖生猪7万余头、肉牛2万余头,形成边境产业发展示范廊带。同时,通过实施“双雁工程”,引导一批返乡农民工、“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人回村创业,采取“本土人才+”的发展模式,推行乡土人才与群众“结对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依托产业发展、能人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多项举措,推动荒山变绿地、青山出经济,目前,7个边境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边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在春节、陇端节、花山节等重要节日期间,走进中越边境燕家湾斗牛场,将会目睹一场场“酣畅淋漓”的斗牛比赛。
富宁县聚力农文旅融合发展,扎实推进边境幸福村建设与民族团结融合发展,依托民族节庆活动,打造“返乡创业示范园”,组织当地群众摆摊售卖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培育劳务服务人员做好民族歌舞表演、斗牛等活动的服务,有效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今年春节期间,该示范园共开设108个摊位,带动就业创业人数540余人,增收1000万余元,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就业创业和周边经济发展,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拓宽了边境旅游市场,促进边境地区进一步发展。
(来源:云南网)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