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广南县:小规模大群体的那点“牛”事
发布时间:2024-09-24 14:49:25
文网讯 近年来,广南县依托优质的自然资源和肉牛养殖特色产业等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了《“一县一业”肉牛产业发展倍增计划实施方案》,通过“龙头带动、群众参与、全面发展”的模式,推动小规模大群体的肉牛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在广南县董堡乡,家家户户都有养牛的传统,如何让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事变成带动发展的产业?当地党委政府抓住全县推行肉牛产业发展倍增计划的机遇,在服务产业上下足了功夫,先试先行,率先提出“产业保姆”制度,牢牢牵住“牛鼻子”。
董堡乡人大主席邓照勇介绍,该乡以乡、村两级工作队伍组成产业保姆服务队,为每一户养殖户配备产业“保姆”,提供到户的政策宣传和项目申报、养殖技术服务等一条龙服务,让养殖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所有的养殖政策。
以前群众都是自发养殖肉牛,成本较高、规模小、养殖不规范。针对这些问题,当地的七个村委会通过抱团的方式,筹集35万强村惠民资金,组建了村集体公司,由公司,购买能繁母牛给农户饲养,产小牛后农户饲养到出栏,村投公司占30%农户占70%的收入,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农户的收益。
“这些成本,由村投公司来承担,我们只要负责养,到时候卖了,看卖得多少钱,按70%给群众,还返2500块钱给村民,帮补母牛的养殖成本。”董堡乡月亮坝村村民陶正奎高兴地说。
2021年,董堡乡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具有高峰牛养殖、屠宰、销售等完整产业链的广南禄权农牧业有限公司落地发展。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董堡乡还加大了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地落实。
“我们每进一头母牛是补助300元,每产一头小牛也是补助300元,出栏这一块到屠宰是补助200块钱,草料这一块、贷款贴息我们都能享受到补助,有了这些政策以后我们就能安心地发展肉牛产业。”广南禄权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朝柱仔细地给记者算着公司享受补贴的项目。
近年来,董堡乡通过采取种源补助、绿色基地建设补助、社会化服务扶持等政策激励措施,通过示范村的打造,来推动带动产业链和产业面的发展,形成试点效应,实现了未养户变成养牛户、养牛户变成养牛大户、养牛大户变成规模养殖主体。
董堡乡人大主席邓照勇介绍,董堡乡养殖户从2022年的900户增加到现在的1120户,养殖大户从2022年的50户增加到现在的110户,肉牛存栏量从2022年末的8500头增加到现在的1.4万头,农户人均增收1.5万元。
(记者:卢朝学 通讯员:袁伸尉)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