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南国神草”向新而行
发布时间:2024-09-27 16:26:52
——文山州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综述
近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拟支持项目清单的公示,云南三七、奶业、咖啡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续建)项目,拟获2024年度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其中,文山州15个三七项目上榜;
近年来,文山州成功研发13个新品种和良种、轮作年限从20年缩短到5年、推广数字化种植实现“一部手机帮农户种好三七”;
2024年5月,张伯礼、朱有勇、朱兆云、陈士林四位院士在中国文山三七品质升级研讨会上倡议发起文山三七论坛,这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务实之举,也是展示三七产业成果、交流经验、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
三七是文山州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生物资源,是文山州的金字招牌和名片。近年来,文山州聚焦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发展定位和千亿产业发展目标,着力完善领导体制机制,构建产业发展体系,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动三七产业实现稳步发展。2023年,全州三七在地面积9.53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78.95亿元,增长16.59%。2024年上半年,全州三七产业实现综合产值61.58亿元,同比增长1.55%。
品种是三七产业的关键竞争资源。文山州实施品种选育培壮工程,做强三七种业,从源头上掌控文山三七种源优势。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搭建研发合作平台,已研发出13个三七新品种和良种,累计推广种植3万亩,文山市被认定为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文山三七种质资源圃被认定为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圃,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三七种质资源圃。张伯礼院士在中国文山三七品质升级研讨会上表示,三七是中药材品质升级的成功案例。
同时,通过多年的种植技术研究攻关,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三七种植技术体系,三七种植迈向规范化、标准化、企业化、基地化。三七种植连作障碍等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三七轮作年限从20年以上成功缩短到5年,推广老地复种4万亩。依托朱有勇院士科研团队发展林下三七种植2026亩,发展500余亩仿野生种植示范,取得较好的示范效益。文山三七GAP种植基地成为国家第一批、云南第一个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的中药材品种,“文山三七种植系统”获批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文山市被认定为“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文山三七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水平、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走在了全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三七原料供应基地。2023年,全州有三七种植公司23家、专业合作社21户、七农3273户,实现农业产值25.5亿元,解决社会用工2.5万人,带动群众增收8.6亿元。省政府领导在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参观考察时给予文山三七产业发展充分肯定,三七种植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企业化、基地化迈进。2024年上半年,全州三七在地面积6.76万亩,三七种植公司23家,三七种植专业合作社21户,种植户2641户,从业人员2万人;2024年预测采挖面积3万亩,预测产量6000吨,预计实现农业产值18亿元。
走进位于文山市城郊的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厂房鳞次栉比,30多家生物医药类企业汇集于此,已形成集三七科研、加工、交易、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产业带。配制、灌装、灭菌、灯检、贴签、机器人封装……在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的综合制剂车间里,以道地鲜三七为原料的气血康口服液生产线有序运行。
近年来,文山州加强与大院、大企、大校的合作,文山三七大健康产业学院在文山学院三七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与华润三九旗下昆药集团进行对接洽谈,就种质种源研发、GAP标准种植基地建设、整合位于富宁县的昆药集团血塞通药业在文山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血塞通系列生产加工基地达成合作意向。促成修正药业与特安呐达成合作意向,拟合作共同开发已有药品批文扩大产能。推动康旅集团将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转移到特安呐公司挂牌,助力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深化与云白药集团合作,争取将正在研发的三七系列产品特别是“全三七片”落地文山生产。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在文山落地开展检测检疫、品质认证等达成合作意向。成功申报三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通过实施“能力提升、品牌打造、新质赋能、市场培育、康养融合”5类15个项目,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068亿元,第一批2024年中央奖补资金4830万元已到位。
文山三七集团文山三七数字化产地加工项目(一期)完成建设,计划9月正式投产,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亿元;二期、三期项目分别计划2025年、2026年建成投产,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产值9.8亿元。华信守正生物医药智能生产基地正加快建设,预计明年10月建成投产,可增加产值1亿元。云白药七花公司40吨三七总皂苷提取产能和新增技改气血康口服液生产线计划年内建成投产,预计增加产值2.4亿元。同时,三七产业园区建成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平台,作为全国唯一的三七产业园区,园区现有投产企业25家。今年上半年,园区内与三七产业相关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25亿元,全州三七产业加工企业购进三七原料3067吨,生产耗用三七原料2253吨,实现产值14.81亿元,同比增长9.62%。
今年1月,文山三七科技小院在文山苗乡三七科技示范园正式揭牌成立。文山三七科技小院是由云南师范大学牵头,文山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等参与组建的第一个文山三七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常驻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10余人。经过多年探索,科技小院专家团队已在三七连作障碍消减和绿色生态栽培技术研发、林下仿生种植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产业化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文山州成立文山三七研究院,建成文山三七科技示范园,组建院士或专家工作站17个、产业技术创新攻关团队1个(三七大健康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攻关团队),三七花、茎叶和须根纳入云南省地方特色食品,三七总皂苷GRAS(公认安全使用物质)获得美国FDA认证,累计开发三七产品50余个、产品批文256个。健全保障体系。建立三七全产业链链长制领导体系,颁布实施《文山三七发展条例》,累计发布三七国际、国家、地方和行业等71项质量和技术标准,实现对三七全产业链各环节全覆盖。突出线下实体市场与网络平台市场一体化监管,建立多部门联合维权打假工作机制,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发挥三七产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业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建设产业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农业物联网、全产业链追溯体系,打造产业数字化发展标杆,赋能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三七原料交易和集散中心。全州登记市场主体2176户,具有药品经营许可的三七企业20户,电商平台注册网店4146家,三七市场流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达1004户,授权文山三七“三标”联用企业19家,限额以上企业5家,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注册,90%以上的三七原料通过文山三七市场上市交易流向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京东、抖音、拼多多3个旗舰店已建成运营,天猫旗舰店预计8月底开业,为文山三七线上品牌打造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成功举办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中国文山三七品质升级研讨会、文山三七健康文化活动等,进一步宣传了文山三七产业,提升了文山三七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上半年,全州三七市场流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购进三七原料1.39万吨,销售三七原料2.32万吨,实现交易额46.77亿元。
站在新起点上,文山正奋力补链、延链、升链、强链,谋划将三七打造成千亿级产业……
(记者:杨月波 部分图片由文山州三七中医药发展中心提供)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