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云南西双版纳勐捧村:清风廉韵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9-27 17:00:07  

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捧镇勐捧村始终将廉洁文化培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努力打造出党群清亲、村貌清爽、产业清通、民风清纯的清廉村居样板,成为勐腊县拥有2个“全国文明村”招牌的村寨。2023年,各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达247.29万元。

谱写清廉村居“廉心曲”

“将清廉文化融进傣族章哈里唱出来,大家更乐于接受!”随着一曲傣族章哈唱响,勐捧村党员干部化身国门宣讲员,在曲艺中展现廉洁文化,引起了村民的强烈兴趣。

村党总支着力加强廉洁文化培育,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及“三务”公开制度、强化小微权力制约和监督,年内开展“书记讲党课”20余场、“清廉事迹宣讲”30余次,将镇委党校“菩提树教学点”安排在革命烈士故居,以研学形式接待参观学习人员800余人次;评选出清廉家庭50余户、清廉榜样50余人,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指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党员干部志愿者服务队,创作清廉文艺作品,在勐捧镇大型活动上展演5场次,观众达8万余人次,教育群众知廉、守廉、督廉。

打造清廉村居“廉气质”

勐捧村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清廉村居打造的重要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万余人次,折合资金90万余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资金及价值60万余元的物资,运用本地材料和传统建筑技艺,全力推进围墙改造、破旧房屋改建和庭院卫生整治,鼓励村民自主设计布置庭院及民居,评选出“最美家庭”50余户。精心打造花池风貌带、沿田傣楼景观带,使其成为兼具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时代风貌的特色地标。同时,建立100余个文明网格,明确党员责任区,钉上门前卫生责任牌,组织各村民小组志愿者交叉检查环境卫生。评选出“绿美家庭”20余户、“美丽宜居庭院”20余户。

激发清廉村居“廉动力”

“3、2、1,上链接!”“95后”返乡致富带头人依应香熟练地进行直播互动,她表示:“成立傣霓裳服饰设计有限公司的初衷,是想和大家一起在家门口创业。现在,已经有30多位妇女加入我们团队。”

勐捧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主动当好企业“店小二”,服务天邦胶厂改扩建项目、羊角蜜品牌项目发展,促进本村胶农月增收1500元以上,带动就业200余人,实现村民收入和集体经济双增长。充分依托村寨自然环境、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区位等优势,布局民宿、餐饮、夜市,搭台推动周末经济发展,举办系列主题活动,吸引游客5万余人到勐捧游玩,为本地群众增收创收200万余元,带动群众灵活就业1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唤醒清廉村居“廉因子”

“以前,举办婚礼攀比炫富很严重,流水席7天起步。现在可不一样了,村里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伍,我们经常入户宣传破除陈规陋习的重要意义和村规民约的规定,村民的人情债压力减轻了不少,大家都说打造清廉村居好。”勐捧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依坎为说。

作为勐捧镇最早推行村规民约的村寨,勐捧村找堵点,想对策,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60余户、“好婆婆、好儿媳”50余人,带动广大群众转变观念、破除旧俗、树立新风。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鼓励创业青年、退休教师、退役军人等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12支,2024年以来,开展文教服务50余次、科技服务10余次、法律服务10余次、卫生服务400余次、体育服务50余次,切实打通志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西双版纳报》)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