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CCTV华夏之声报道马关:时光雕琢下的艺术边城

发布时间:2024-10-04 12:54:43  

在彩云之南的东南端,雾霭缭绕的中越边境线上,有一座被时光轻柔抚摸的边城——马关。她静默无言,却以山川为纸,时光为笔,细细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卷,低吟着岁月的歌谣。

(城区一角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边城的天空,宛如神祗遗落的调色盘,晨曦初破,天际便染上淡淡的金辉,温暖如初吻。云朵悠然,似羊群漫步于无垠的蓝幕,日升月落,天空由淡蓝渐变为湛蓝,直至夜幕低垂,星辰如钻,镶嵌于深邃的天幕。月光如水,倾洒边城,照亮每一个角落,让夜的静谧与神秘交织成梦,书写着边城的诗与远方。

边城的山水,是大自然谱写的田园诗。青山如龙,蜿蜒起伏,绿海滔滔,赋予边城以脊梁。溪流潺潺,清澈见底,水花四溅,如同跳跃的音符,奏响自然的和谐乐章。赌咒河与南山河畔,野花斑斓,芳香袭人,蜂蝶共舞,演绎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低山丘陵间,沃土广袤,作物繁茂,和风轻抚,希望的田野在歌唱,边城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尽在其中。

(玉皇阁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边城的大街小巷,是岁月沉淀的故事集。玉皇阁古韵悠悠,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庙街两旁,青墙黑瓦,雕梁画栋,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手工艺品、特色小吃、民族服饰,无一不彰显着边城的独特魅力。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穿梭于街巷之间,品味着生活的甜蜜与温馨。在某个角落,或许能遇见一位老人,静静地看着过往的行人,仿佛在回忆着过去的岁月。边城的大街小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间的烟火味,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一个故事,等待着人们去探寻。

(壮家美食花米饭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边城的美食,是味蕾的盛宴。这里的菜肴融合了地方的独特风味和民族的饮食文化。热气腾腾的米线细滑爽口,搭配上鲜美的汤料和丰富的配菜,让人回味无穷。彝族做的腊科火腿经过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烤,形成了特殊的美味;壮家凉鸭只用盐和柠檬叶烹饪,却能吃出最本真的味道;古林箐古树茶生津止渴、满口铭香;阿妈酿的小锅糯米酒醇厚甘甜,每一口都恰到好处。还有那香甜的花米饭,软糯可口,搭配上独特的酱料,让人欲罢不能。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成为了边城文化的一部分,让人们在品尝中感受到边城的热情和魅力。

(苗族花山节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边城的人们,是温暖的诗篇。他们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希望;工人在工地忙碌奔波,为边城的发展贡献力量;孩子们在学校憧憬未来,朗朗的读书声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老人老有所养,悠然自得,享受幸福晚年。边城的人们相互关爱、互帮互助,共同书写着边城的美好与和谐。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苗族踩花山、壮族三月三、彝族火把节等传统节日,展示着边城的多元与包容。

(壮族农民版画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边城的文化,是丰富的宝库。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千年阿雅文化绽放文明芬芳。古老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传说故事如珍珠般散落边城角落。民间艺人用巧手创造精美手工艺品,展示边城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阿娥新寨的壮族农民用扶犁耙的双手创作出精美版画,为边城赢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龙半坡碉楼与茅坪老国门见证边城人家国情怀的呐喊与勇毅。边城文化承载历史记忆、传承民族精神,“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是边城人的信仰,是边城人民的精神家园。

(美丽乡村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边城的四季,是多彩的画卷。春天万物复苏,桃花、李花、梨花竞相绽放,将边城装扮得如诗如画;夏天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夜晚繁星点点、清凉宜人;秋天稻穗金黄、砂仁紫红、蔬菜绿了,向大地展示丰收喜悦;冬天则呈现南方温暖景致,绿树成荫、鲜花绽放,人们在暖阳下享受宁静美好。

(马关县城区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马关之美,是宁静而质朴的美、是和谐而温馨的美、是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美。如优美的诗、动人的画,在这座边城中,你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和美好。每当我想起那座被岁月雕琢的艺术边城时,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和温暖。

(来源:CCTV华夏之声)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伟韦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