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中国网报道文山州:臻爱守护 奔赴山海
发布时间:2024-10-10 22:04:32
近日
中国网刊文
《臻爱守护 奔赴山海》
报道共青团文山州委
探索完善“县级出题、学校揭榜、长期结对”的
“学校+县域”合作服务模式
让“三下乡”成为大学生
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详细报道如下
↓↓↓
“同学们好,今天虽然我们是作为大家的老师站在这里,但我们和你们一样也是一名学生,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开班仪式上,14位支教老师依次上台介绍自己,并为同学们介绍所教学的科目及课程设置,《神奇的压强》《小小设计师》《头脑特工队》……光听课程名字,就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
今年暑假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山山圆梦”暑期爱心支教团来到文山市马塘镇十里桥移民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少年儿童之家”夏令营。跨山越海而来的青年们,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给50余名少年儿童带来了一个精彩又难忘的假期。
在夏令营的开班仪式上,支教团学生队长梅照阳介绍,本次夏令营不同于以往以课本知识为主的常规课程,而是着重于对小朋友们学习兴趣的激发,设有“科普知识”“绘画艺术”“音乐舞蹈”“体育运动”四个大模块,旨在教授小朋友一些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其视野,帮助他们去探索更多可能性,引导他们循着自身兴趣爱好发展自身。
“来之前,我们就了解到,参与此次活动的孩子们的背景,他们与其他孩子没有区别,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认识外界、接触外界的机会,而我们想的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们展示更大更宽广的世界。”支教团学生队长梅照阳眼中带着光地说道。
“你们相信老师会变魔术吗?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在支教团队员漆乙燃的物理课堂上,十里桥小学的小朋友们化身小小魔术师,在声情并茂的讲授中遨游奇妙的物理世界,探究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小朋友们睁大眼睛观察实验现象,纷纷热烈地喊道:“居然真的能把气球吹起来,我也要试试!”
“平时我很喜欢音乐,但接触的机会特别少,听了老师讲的课之后,我会唱了好多歌,我心里特别开心,也很激动。”马塘十里桥小学五年级二班的田兴娴在课后开心地分享起来。
“老师们就像我们自己的哥哥姐姐一样,特别亲切,我想把我画的画送给老师。”马塘十里桥小学五年级二班的代沿秀说道。
自由活跃又丰富多样的课堂,成了孩子们欢畅淋漓、释放天性的天空,一双双清亮的眸子盯着老师的教具,闪烁着不同以往的幸福,支教团宛若一泓清泉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孩子们小小的心田,任其发酵生长。
“也许这些课程离这里的小朋友们很遥远,但他们面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想给他们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期待未来能够生根发芽。”支教团队员漆乙燃课后说。
“老师你们是来自上海吗?我的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我也能像你们一样到外面上学,去找他们吗?”家访中遇到的其中一个孩子怯生生地拉着家访老师地衣角问道。
话音刚落,家访老师立马拿出手机让孩子与家长进行了视频通话。看着屏幕内外的笑脸,支教团突然意识到这趟来的值了。
分组进行家访的时候,支教团细致入微地了解了各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收集不同的意见建议后,进一步增设了作业讲解、心理疏导等活动安排,丰富完善课程种类的同时,也治愈着孩子们的心理“感冒”。
“没想到我们的课程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我非常开心。作为一个大学生,就应该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到基层去为基层人民服务。下次我还会来!”支教活动尾声,梅照阳略带不舍地感慨道。
从东海之滨到彩云之南,青春力量薪火相传。交医青年的倾囊相授,将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种满鲜花,浓厚的山海情也必将在这片南疆土地上生根发芽。
据悉,共青团文山州委探索完善“县级出题、学校揭榜、长期结对”的“学校+县域”合作服务模式,让“三下乡”成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今年暑假共吸引31个高校42支高校“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文山、发现文山,为文山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中国网 文山青年新媒体中心)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