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云南日报》报道:文山州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2024-10-14 09:24:49  

10月14日

《云南日报》头版刊发消息

《文山州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算清阳光账 看好家底子》

报道文山州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上平台

这一措施后

既为村集体算清了“阳光账”“经济账”

又能唤醒更多农村“沉睡”资产

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点赞

详情如下

↓↓↓

20241014073003753580.jpg

文山州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算清阳光账 看好家底子

70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外招租,挂牌价格50万元,最终成交价56万元;口岸旁13个商铺进行出租竞拍,成交价8.19万元,比预计多出2万元。农村产权交易上平台,既为村集体算清了“阳光账”“经济账”,又能唤醒更多农村“沉睡”资产——这一举措受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点赞。

最近,麻栗坡县麻栗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受茅草坪村委会茅草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委托,对茅草坪村烂告林场杉树进行公开拍卖。该资产交易起拍价为6万元,共9家意向受让人报名,8家竞拍人参与竞拍。经过16轮竞价,最终以17.5万元的价格成交,交易溢价率达到291%。

看好“家底子”,守好“钱袋子”,当天火爆的交易氛围和高增值率,给一批特殊的观摩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交易当天,麻栗镇组织全镇17个村(社区)集中现场观摩项目交易。各村(社区)负责人纷纷表示,进场交易能够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化解场外交易带来的矛盾风险,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保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

“以前要想把村上的固定资产进行流转,都是直接到村上来谈,不但价格叫不上去,还不正式,而且村民们对价格也不信服、不满意。通过进交易中心竞拍,全程有监督员,大家都很认可。”茅草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成仙说。

刘成仙的感受颇具代表性。以前,每次村里进行土地发包,都是村干部最挠头的时候,怕被质疑优亲厚友。如今进平台交易,交易过程公开透明,纠纷少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满意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作为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工作唯一的试点州,文山州积极推动农村资源要素流转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发农村市场活力,增加了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激发了乡村振兴动能。

试点工作推进以来,文山州在已建成68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场所的基础上,对13个试点乡镇(街道)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同时,由州农村产权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监制,制作全州统一的《文山州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由文山州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统一登记并加盖“文山州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章”,按照“一书一证件编号”进行规范,为金融部门抵押融资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山州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了农村产权交易改革带来的发展变化。随着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市场建设日渐成熟,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共识和常态。据统计,自2022年8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到2023年12月,全州共完成1772个农村产权交易项目,交易总额91452.76万元。

记者手记

随着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村集体和农户尝到了产权交易的甜头。平台成立之初一些乡村干部和群众尚有观望情绪,如今农村产权从确权、赋权到活权全流程已经完善,既解决抵押物价值难确定问题,还消解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问题。文山的试点证明,产权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澎湃活力。8月,我省发布《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农村产权流转电子交易规则(试行)》,各地应以此为契机,推动实践创新,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有序流动,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汇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云南日报》记者:张文峰)

(编辑:谢思思 排版: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