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主动想 扎实干 看效果】马关县:迅速落实省委安排 1个月即引进新企业促进群众就近就业
发布时间:2024-10-14 16:57:26
马关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南部,辖13个乡镇1个健康农场社区管委会130个村委会(社区),常住人口31万人。与越南河江省的箐门、黄树皮,老街省的新马街、猛康4个县接壤,边境线长91公里,欠发达后发展仍是马关的基本县情。
作为云南省25个边境县和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边境繁荣稳定是马关最大的政治任务,既要牢牢守住国家边境安全底线,又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如何让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关键在“人”,有18万农村劳动力的马关如何留得住本地人?怎样才能引回打工者?从马关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两个难点:一是产业小、容量低且多以吸纳零工为主,大量劳动力需转移就业,目前共转移就业13.86万人,其中近7万人在县外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差距大。二是招商引资难,与发达地区和相连州市相比短板较多,特别是产业基础弱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如:高原特色农业未形成规模化集群化产业。有色金属作为县内支柱产业,多年来仅有云锡集团进行开发,延链补链强链做得不够,让马关招商成为了“老大难”问题。
如何破解“招商难”“就业难”?王宁书记在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化东西部协作机制,因地制宜招“小商”,扩大县域经济容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这为我们找到了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破题之策”,马关县迅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扎实抓好招“小商”这篇“大文章”,成功引进一批“小而特、小而精”的企业入驻马关。其中,新永胜品牌服装(云南)生产线建设项目就是马关招“小商”促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一个典型。下面,将以马关引进新永胜品牌服装(云南)生产线建设项目为例,简要介绍马关县做法:
谋划包装一批“小项目”,掀起全民招商“大动作”
一是迅速行动,找准招商新方向。根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县委针对招商过程中“招不准、留不住”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以“企业能活”“群众能富”“环境不受污染”为目标,确定了“招大不放小”的工作原则,实行“主要领导带队招商、重要客商亲自接待、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的招引机制,从县级层面带头展现马关招商诚意。同时,组织召开全县招商培训会,就2024年招商政策、要素条件、主攻方向等培训招商“明白人”,形成人人都是“招商大使”“宣传大使”的浓厚氛围。
二是立足实际,积极谋划特色“小项目”。充分挖掘县内资源优势,以就业谋划产业发展,聚焦县内一园三片区13.95平方公里土地、6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23.6万亩道地药材等资源条件,谋划出重点产业项目10个、农业项目50个、文旅项目25个,通过积极谋划“特色项目”提升招商“进球率”。
三是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出“英雄帖”。及时通过“云南数字招商平台”等线上平台,发布马关招商项目信息,集中展示马关地理区位、资源要素、园区口岸、产业项目和招商政策,并在项目公开体例表中就企业用工、用水、用电等要素进行明确,让招商体例表变成项目“落地清单”。今年7月初,深圳新永胜集团拿着项目“英雄帖”称:其通过马关线上发布的招商项目发现,马关县内不仅当地劳动力丰富,而且还与越南相邻,口岸贸易、跨境务工条件成熟,这与新永胜沿边布局进军东南亚市场、扩大内外贸交易的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有到马关投资意向。通过多方了解,新永胜集团1977年成立于香港,集团总部位于深圳市,是一家有着近50年研发、生产和销售胸围、内衣裤、泳衣、睡衣、家居服饰、运动服饰等经验的服装加工企业,在香港、深圳、江西等多地有公司和生产基地。新永胜集团建厂投资后,可帮助县内解决大量人员就业问题和通过劳务派遣方式使用越南籍工人,提升中越跨境务工品牌的影响力。“企业吹哨、部门报到”,马关县立即与新永胜集团进行联系,就投资意愿、规模、政策和厂房选址、务工需求等方面全面协商,实现“线上招商”无缝衔接。
精准施策“优服务”,投资企业“留得住”
一是一个视频拉近“心”的距离。7月5日起,为打破深圳与边境马关的“时空阻隔”,采取集中视频分类交流的方式正式开启新永胜集团财务总监、事业部经理、行政总裁等部门与县园区管委会、人社局、环保局、县级国有平台公司等单位的视频对话模式。经过近20天的视频交流,新永胜集团表示,在5次的视频会谈中,深刻感受到马关精准、专一、高效的服务,特别是在用工数量、扶贫车间建设、员工实训基地等方面提供了“量身定制”方案。让新永胜不再觉得自己是外来投资者,而是一名马关建设的参与者。
二是一张复函“回”出了招的诚意。事不过夜是马关的态度和速度,企业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马关就干什么,只要有1%的希望用100%的努力来完成。7月16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郭敏带队赴深圳就深圳新永胜集团合作项目开展招商,项目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针对新永胜在招商会谈提出的4个方面21个问题,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研究,明确即日起由县农业农村局、边管委等部门负责根据企业需求,一周内完成消防、卫生间、电梯等建设内容变更报县发改局、住建局批准,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建设交付使用。
三是一个小组跑出“落”的速度。服务项目清单化,组建由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具体负责人的项目服务小组,挂出“作战图”,仅用3天完成土地组件至省级审批,最终将企业“模糊意向”变为“实在投向”。新永胜感叹道: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25天时间,刷新了新永胜10年来对接投资记录,项目仅仅是3700万的投资,但得到的却是用时最短、服务最细、推进最快的回应,为马关速度“点赞”。
搭建平台“送岗位”,“小商”促进“大增收”
一是签约就招工。新永胜组建公司架构时,招聘8名当地人员任公司中高层岗位,如:签约当天与马关籍人员柯安蕊签订聘用合同,用马关高层招引马关工人。
二是招工就“送工”。组织人社部门梳理在外从事服装制造业的238名务工人员名单供企业筛选聘用,目前已有签约80余人,其他人员待其春节时返乡到厂务工。同时,线上线下发布招聘信息,截至目前,共面试登记400余人,预计9月30日前完成岗位实训并正式聘用。聘用后,普通车间工资3300元以上,有餐补300元,购买“五险”;按计件多劳多实发工资(正班9.71元/小时,加班14.56元/小时,周六日19.42元/小时。),预计平均工资收入4500元。
三是有序投产促“双赢”。新永胜品牌服装(云南)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万港币(折合人民币约3700万元),计划2年内在马关建设50条品牌服装生产线,项目分三期建设。项目满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人民币),年上缴税收约1500万元(人民币),可吸纳15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让群众“就近务工有门路,足不出县把钱挣”。
通过实践,马关县深刻认识到抓“小商”促就地就近就业是民生大事、是“国之大者”,必须持续抓、抓持续。因此,马关县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把营商招商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
一是要明确一个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去招商首先要对自己的家乡长处、短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定位,招商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优势。引进来的、愿意来的、正在来的、已经赚钱的项目,一定要和家乡的某种因素联系在一起,土地要素、市场优势、矿产优势、劳动力优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优势、旅游优势等等。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家乡的优势、家乡的实际招商。
二是要突出一个重点。过去招商引资有个口号“抓大放小”,现在的口号是“抓大不放小”,大小并举、内外并举、先小后大、先低后高。引进一个小企业是招商,引进一个种植大户、一个致富带头人也是招商,小的搞好了大的在后边,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千万不能看不起那些小的项目,此次马关县引进新永胜3700万的项目,做好了就会有5000万、5亿元的项目进来。小企业进来发展好了,带出去影响,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就会闻名而来。先来麻雀引来喜鹊、引来孔雀、引来凤凰,招商引资就会形成百鸟朝凤的生动局面。
三是要培育一种环境氛围。企业引进来了,最重要的是服务保障、是良好的环境。招商政策是有限的,但环境是无限的,不拼政策拼环境,不拼硬件拼软件,不拼优惠拼服务,努力培育政府有亲和力、百姓有亲近感、社会有亲善的氛围。观念转变了,形象好了,企业就会乐意同你交朋友、就会乐意进来同你合作投资,就会为我们讲好话,投资者为我们讲一句好话,胜过我们讲万句好话。让投资者满意,就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进来投资。
马关县成功引进新永胜品牌服装(云南)生产线建设项目,带动1500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假如马关县每年招引5个这样的“小商”,10年内就能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难题。下一步,马关县将持续践行好“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做好招“小商”这篇“大文章”,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吸引越来越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组织部 中共文山州委政研室)
(编辑:刘虹 排版:张振飞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