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主动想 扎实干 看效果】州委宣传部:“万名村播”激活乡村振兴 “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4-10-15 09:59:20  

乡村全面振兴,电商大有可为。州委、州政府积极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因势利导,顺势而谋,提出全面发展农村直播电商的工作要求。州委宣传部践行“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要求,主动牵头州级相关部门和8县(市)委宣传部,考察学习、深入调研,全面摸清文山症结所在,提出了“强主体、育品牌、优服务、助发展”的工作目标,采取“政府搭台、行业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方式,以培育电商人才为支撑、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为基础,提供集成式服务为保障,打造完整的农村直播电商闭环,促进产销衔接,推动“文品出山”,让土特产走出大山,让农民当上主播,全力打通群众增收致富的“最后一公里”,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电商发展生态

牵头组建工作专班,落实“三法三化”要求,对全州直播电商发展现状、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直播企业(个体)队伍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制定出台《文山州培育“万名村播”促农增收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发展目标,保障措施。

引培主播人才,壮大直播电商队伍

发挥“村播学院”作用,组织涉农企业、乡村致富带头人、村组干部、返乡创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网络店铺开设、带货直播等电商实操技能培训,使其成为“文山好货”的推销员,“好在文山”的宣传员。目前,全州共成立“村播学院”8个,开展培训31期,累计培训5271人次。其中,文山市组建的“‘七小二’村播学院”已培训七期300余名学员,对10名优秀学员进行跟踪孵化,并在学院直播基地实现就业,直播销售单日最高6000单,月销售达4万单。

强化“土特产”品牌打造,完善供给链建设

启动建立文山特色产品、文创产品、文旅景区等产品信息库,储备一批合作社、涉农企业及协会作为供应链资源池。支持相关供应链企业整合各类资源,根据网络消费需求,建立完善“文品出山”优选产品库,推动文山三七、丘北辣椒、广南高峰牛等优势农特产品出圈,形成一批本土网销产品品牌。目前,全州已收集280个地方特色产品形成文山州特色商品信息库,分类建立“文品出山”产品库。

探索“直播+产业带”模式,建好“村播”生态圈

发挥州农业协会、三七产业协会、新媒体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缩短供需匹配链条,将文山产品、文山文化、文山企业搬上直播平台,无缝对接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文品出山”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品牌价值。用小屏幕撬动大市场,让小资源释放大效应。今年1—7月,全州网络零售额实现47亿元,同比增长31.54%,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15.53亿元,同比增长116.53%,增幅全省第一。马关县菲艳生姜合作社通过引导参与,先后在淘宝、抖音等平台开设店铺,旺季时日销售量达60吨,销售额20万元,年均收入可达5000万元。

组织各类活动,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组织企业和产品开展“网上年货节”“618彩云购物节”“文品出山好物节”等线上活动,引导乡村民宿、餐饮、旅游以及商业网点等建立“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模式。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为载体,定期举办电商直播大赛、年度直播人物评选和外出展销、直播营销等活动,营造新媒体电商创业良好氛围。今年8月举办的“文品出山·万民同播”云南文山首届电商直播大赛,吸引大学生、青年创业者、新农人和村组织代表等省内外150多名主播参赛,120余种文山好物入选直播云仓供甄选。大赛累计订单量30万余单,总销售额1100万余元。

加强宣传,“村播”培育氛围“热辣滚烫”

组织策划选题,全州全媒体矩阵开展系列报道,邀请中央、省级媒体到文采访,文山州培育“万民村播”促农增收工作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云南新闻联播、云南日报等上级媒体关注报道。截至目前,全州各级媒体共刊播发相关报道151条,上级媒体刊播发相关报道40条,《云南新闻联播》“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专题重点播评文山州“培育村播”促农增收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为讲好文山故事增添光彩。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组织部 中共文山州委政研室)

(编辑:刘虹 排版: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