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主动想 扎实干 看效果】文山市新平街道红旗社区庄子田居民小组:用拔刺勇气发展带刺产业 荒坡披上绿衣裳 石旮旯里长金果
发布时间:2024-10-16 10:02:07
近年来,文山市新平街道红旗社区庄子田居民小组积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建立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通过建强“领头雁”队伍,研究建立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发展产业助农增收,逐步消除了村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传统思想,树立起“村子的事就是大家的事”的意识,闯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2023年,庄子田居民小组人均纯收入达到25885元。今年以来,带动群众户均增收1.35万元,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选准“领头雁”,配强“一班子”
引入“活水”赋动能。通过“归雁行动”,回引常年在外做生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12名优秀党员回乡担任村党支部和小组干部队伍,以人才“活水”助推基层党支部领导力、执行力和战斗力跃升。“挂联包户”搭“心桥”。推行党员联系户、党员中心户制度,采取“1带N”“1包多”的方式,将各自散种、各打算盘的仙人掌进行收拢,由8名年轻党员搭配合作社理事会成员、爱心志愿服务小组成员组成包片小组,按10户至15户分片包户挂联,把全村划分成8个网格责任区,构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群众”组织工作链条,通过织密党员责任网的形式挂联宣传、包户服务,以“带头干、带着干、带动干”的有力措施动员村民齐心协力、抱团发展。
绘好“发展图”,聚民“一条心”
明思路表决心。党支部积极回应村民渴望增收致富的迫切愿望,结合庄子田村种植仙人掌200多年的历史,因地制宜,提出了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仙人掌产业的思路,通过召开群众会、集体宣誓和就职承诺等方式,向党员群众表明一同增收致富的决心,努力让村干部和群众上下一条心、劲往一处使,扭转群众“恨人有、笑人无”的消极心态。算明账聚民心。通过院坝会、群众会向群众宣传动员,将各自散种、各打“算盘”的收益与合作种植、共算“大账”的收益进行对比,帮居民算清经济账、发展账,分享先进地区合作抱团、致富发展的优秀经验,点燃群众发展信心,形成了“干群一条心、规划一张图、产业一个盘”的良好局面。
建立“双百制”,育活“一产业”
村民变股民,发展“一盘棋”。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于2021年7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106户近500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村里的农户100%都是“股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购销、统一收益分配”的“五统一”管理模式,由合作社划定种植区域有计划发展,免费为入社农户发放种苗,由12名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成熟的果子按照定价进行统购统销、获取收益,打消群众发展顾虑。土地变股权,增收“一条链”。土地入股合作社后,实现全村土地100%变“股权”,按照“统一收益分配”的原则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收益的20%提取为产业后续发展资金和村集体建设资金、50%按照土地入股面积占比进行分配、30%分配给全体村民,确保人人受益。同时,2022年8月以仙人掌的彝族语言“啊妞”申请成立文山菁啊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菁啊妞”品牌,将独特技术培育出的仙人掌果打上庄子田特有标签,让农品变名品,庄子田仙人掌叫响全国,2024年售出仙人掌果330余吨,实现收入660余万元。
组建“自建委”,治美“一村子”
自建“展新景”。汇聚全村致富能手、乡贤能人,组建“自建委员会”,采取“自商、自管、自筹、自建、自富、自治”六自模式,群众主动参与修路、种树、栽花等义务劳动,为绿美乡村建设注入“众”的力量。累计动员群众投工投劳3810人次,参与修复排污管网及排污管道7.3公里、硬化产业道路20.8公里,建设花台小景观33个,栽种各类花卉3800余盆。同时,积极整合四位一体、上海东西部合作等项目资金,建成厂房等配套设施,提升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自治“增效能”。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道路定时扫、牛粪及时铲、庭院每日清”纳入村规民约范围,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推行“一角钱”工程,全覆盖安装监控,制定被动缴纳200元、主动缴纳100元的弹性违约金制度,农户自主上缴违约金最快纪录1.5分钟,村民从“要我遵守”转变为“我要遵守”,昔日“脏乱污臭村”变今日“洁净绿美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组织部 中共文山州委政研室)
(编辑:刘虹 排版:张振飞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