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省委书记到文山!“打造‘旅居云南’旅游升级版”

发布时间:2024-10-17 00:05:15  

10月15至16日

省委书记王宁在文山州调研

他来到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

对六郎城村以石斛产业为切入点

把农民和农村资源组织起来

贯通一二三产

做成远近闻名的乡村旅居村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六郎城村到底为什么能得到省委书记的肯定、点赞

这个村具体有什么成效、亮点

小编带您一起来了解

↓↓↓

王宁在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调研

近年来,六郎城村依托六郎城石斛生态观光园、万米石斛长廊等项目开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把农、林、牧等传统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形成集生态农业观光、历史文化体验、民族特色食宿等融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

契合“三张牌”推动量变,擦亮绿色名片

积极响应省委打好“三张牌”及文山州培育“四大重点产业”的精神,推动铁皮石斛产业深加工和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人就业,建设“凌垭铁皮石斛乡村振兴示范区”,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抓住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有利时机,实施“中华仙草·广南石斛”的品牌战略,把“品质为本、专业执着、精益求精”作为经营理念,探索出“石头附着种、树上绑着种、篮子吊着种”的“三种模式”,形成不与粮食争良田、不与林木争林地的栽培模式,成功走出一条“三子连科”的乡村振兴增收致富之路,有效解决了铁皮石斛仿生栽培优质化问题。

用投入推动产品裂变,擦亮名品名标

本着争做行业标杆的思维,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先后注册了20余个系列商标,着力在品牌体系开发上下功夫,建立了鲜明统一的产品品牌形象,通过引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来加强和规范品牌的使用,使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本着“开拓创新,科技兴企”的精神,积极建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铁皮石斛研究基地、云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田间学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专家服务站,并与南京农大、云南农大、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达成深度合作,坚持种植与研发相结合,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以延伸产业链推动质变,擦亮融合名片

乡村要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是关键。六郎城人文历史浓厚、自然资源丰富,为加快石斛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按照大保护、大传承、大发展的要求,以“小而美、特而强、聚而合”为目标,在以铁皮石斛产业为主导的基础上,大力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商、娱、学、养、疗、悟、体”等业态布局为抓手,高标准推进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建设,以点带面做好“旅游+”文章,全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最大的效益,使单纯的赏花观景成为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以节招商的特色旅游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广南县凌垭公司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联农带农发展石斛产业和旅游业。一是建设生态观光景区并以此为载体,提供一批稳定的就业岗位,村民务工领薪金;二是带动村民发展餐饮、民宿、园艺等业态,生产经营挣现金;三是带动90户群众筹资入股凌垭公司,资产入股分股金;四是通过村企联动,拿出景区部分门票收入奖励群众,联动发展获奖金;五是整合涉农资金建设村集体项目,形成固定资产,集体经济得资金——“五金”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门路。2023年,当地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村民吃上旅游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2万余元。以石斛产业为切入点,把农民和农村资源组织起来,贯通一二三产,六郎城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居村。

(来源:文山发布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李娟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