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新文山 新实践】砥砺深耕 做好富宁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发布时间:2024-10-17 09:11:36
近年来,富宁县紧紧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面落实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体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教育体育事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画好“同心圆”,稳固党管教育政治根基。进一步压实党政责任,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抓教育”的要求,持续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选优配强学校书记、校长等82人,印发《富宁县中小学校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建成“党建联建”10个,申报省级“云岭先锋·育人红烛”党建示范学校1所,申报云南省中小学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创建省、州、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116所。
打好“基础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县基础教育发展迅速,硬件水平不断提升。完成小学校舍维修改造2024年长效机制资金2003万元的项目规划和分配工作;投资1.5亿元实施教育民生项目33个,新增学位560个。建成“希望澡堂”54个,全覆盖建成“一乡(镇)一游泳池”。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不断补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富宁县教育体育局考察团到上海虹口区教育局考察学习
念好“合作经”,以他山之石攻富宁之玉。充分发挥“沪滇协作”“省管校用”“浸润计划”和“新高考”9门学科送教等帮扶资源,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2023年以来,县一中、县民中、新华镇中心学校先后与文山州一中、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实验中学先后结成帮扶关系,共派出21名教师帮扶富宁教育;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先后派出两批师生共91人到富宁开展工作,完成名师工作室建设5个;县人民政府与云南工业技师学院成功签约合作办学,县职中加挂“云南工业技师学院富宁学院”牌子,不断增强富宁县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弹好“创新曲”,提升教育改革发展质效。以“一中”改革辐射带动全县基础教育发展。县一中申报省一级二等高完中,通过州级复查并申报省级评估,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县民中成功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高完中,推动普通高中三校联盟、党建联建片区开展联合教研活动,逐步辐射带动县域教育整体提升,形成阶梯式“1+n”结对帮扶教师模式,实现2024年中高考成绩稳居全州前列;持续深入开展富宁县教体系统师德师风巩固提升,用廉洁的师德师风涵养清风正气;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采取“管理4模式”开展网络直播课活动,受益学生达6.2万余人,先后有《说探路者》等4个案例入选教育部全国在线教育应用创新典型案例。富宁县教育数字化和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先后7次获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表彰。2个“双减”案例在全省推广。
富宁县新华镇中心学校游泳课
拧好“安全阀”,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大局。全力遏制校园意外安全事件发生,定期开展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校园欺凌防范等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今年9月,富宁县普职融合学校开班办学,有效遏制不稳定学生和减轻控辍保学压力;投入476万元建成15个露天游泳池,全县13个乡(镇)实现一乡(镇)一游泳池全覆盖,建成少年儿童之家165个,通过游泳池的投入使用和少年儿童之家活动的开展,实现今年上半年学生零溺亡,累计创建“平安校园”220所。
做好“健康操”,推动体育事业向好发展。富宁县依托边疆地区、低海拔等区位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富宁特色的体育精品赛事。先后主办、承办第十届全国野钓大赛、云南省青少年皮划艇(静水)冠军赛和云南校园“三大球”等大型赛事;接待服务5个省级皮划艇队伍驻训,以州队县管形式完成文山州皮划艇队以富宁县代管和训练,初步形成小县“体育+旅游”的发展格局。先后参加云南省第十六届省运会皮划艇项目赛、省青少年皮划艇冠军赛暨二青会预赛,获3金、4银、1铜。组队参加文山州首届青运会暨第七届中小学生运动会,获金牌22个、银牌11个、铜牌12个。
今年是贯彻落实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州“十九条”措施的关键一年,富宁县将持续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政治引领,严格实行“双述职双评价”制度,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强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各个环节。推进全社会涵养尊师文化,广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尊师重教典型、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教风尚。
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以“一中”改革为牵引,落实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抓好县一中申报创建省一级二等高完中评估认定工作,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推动县域各高中学校与省、州内外优质学校结盟,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用好各类优质帮扶资源,快速孵化一批优质学校;借鉴临沧一中、建水实验中学等先进管理模式,有序推进“县管校聘”,建强学校管理班子,以精细化管理抓教学质量;聚焦数字化校园建设,力求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以及校园资源、信息资源等都将实现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进一步抓实控辍保学工作。压实“双线四级”控辍责任制,整合各乡(镇)、县级责任部门合力,认真落实挂牌督办整改工作方案,推动控辍保学“四步法”执行到位。着力解决辍学去向不明等问题,尽快实现全县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如期完成摘牌任务。
进一步抓好职业教育。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政策宣传,全面落实奖助学政策,做到应助尽助。统筹好县内县外、公办民办、中高职学位资源,依托县职中与云南工业技师学院合作办学优势,推动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办好“综合高中班”,加快探索构建职普融通、校校合作、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推进高素质书记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评价改革,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全面落实教师减负政策措施,营造教师安心从教良好环境。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到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各个环节。
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小学阶段认真落实“双减”政策,逐步改变“满堂灌”教学模式,推进“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课后服务功能,优化“五项管理”,切实为学生松绑减负。初中阶段做好新中考政策宣传解读和落实,做好“三年备考”思想准备和行动落实,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和科学技术素养等方面掌握1到2项特长。高中阶段推动内涵特色发展,增强普通高考“3+1+2”模式应对策略,加强对“1+2”省统一命题题型结构的研究,组织考生参加省组织的等级赋分科目的适应性测试。研究符合富宁实际的教育评价机制,助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评价实践探索。
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及特色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开展,发挥好州级教体融合试点县、省级新一轮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资源优势,推动学校体育课程的优化和实施,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掌握1到2项体育项目技能。加快筹建富宁县体育总会,规范群众体育管理,完善场地设施建设,结合实际设置具有特色的体育竞技活动,挖掘和支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
(来源:富宁县人民政府)
(编辑:谢思思 排版: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