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麻栗坡:以“四个抓手”为切入点 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
发布时间:2024-10-18 16:30:54
文网讯 近年来,麻栗坡县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以四个工作抓手为切入点,形成了“每日一提醒、每月一比对、每月一通报”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好民政社会救助工作托底线、救急难、补短板作用,全面提升兜底保障能力,实现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确保兜底保障政策惠及每一位困难群众。
以强化系统管理为抓手
加强社会救助信息系统管理,建立了社会救助信息系统管理“每日一提醒,每月一通报”机制。安排专人每个工作日将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中提示的数据信息及时反馈至各乡镇进行核实,并督促各乡镇在限时内进行维护,确保数据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避免出现因系统办件处理不及时、信息维护不规范而产生的办件超时、资料信息不齐全等问题。同时,每月初对各乡镇的上月系统数据录入、更新维护情况和社会救助相关工作情况进行通报,进一步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并提出下步工作建议。
以强化部门数据共享为抓手
加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间协同联系,强化部门之间数据信息共享,建立了重点人员信息数据“每月一比对”机制。每月定期汇集死亡、乡村振兴、人社、公安、财政、教育、住建、医疗保障、市场监督等重点领域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及时将比对信息数据推送至各乡镇,指导基层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摸底排查,及时将符合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政策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动态退出”,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切实实现救助精准、及时、有效。截至目前,全县城乡低保在保对象22662人(其中城市低保1057人、农村低保21605人),今年以来新增纳入城乡低保1160人、特困人员126人,动态退出低保1790人、特困人员81人,实施临时救助2687人次。
以优化服务为抓手
简化救助流程,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整合民政、教育、医保等部门救助资源,让困难群众“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简化申请材料和审批程序,提高救助效率,让救助资金更快地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拓展救助服务内容,除了提供物质救助外,注重对困难群众的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服务。例如,我县选聘了13名社工到乡镇开展工作,为孤寡老人提供陪伴关爱服务,为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困难群众增强生活信心和自我发展能力。
以强化资金监管为抓手
严格贯彻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监管工作的意见》《云南省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补贴资金申报、审核、发放、公开公示等环节,实行补贴发放全流程线上办理,及时足额将社会救助资金通过财政“一卡通”平台发放到户,确保救助资金安全、及时、准确、足额地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229468人次7757.10万元、特困供养金12768人次1408.51万元、临时救助金2687人次272.44万元。
(来源:麻栗坡县妇儿工委办、麻栗坡县民政局)
(编辑:刘虹 排版:张振飞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