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富宁县:三举措推进“少年儿童之家”和“家长学校”融合建设出实效
发布时间:2024-10-18 18:11:37
富宁县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关爱、形成合力”的方式,坚持高位推动,积极统筹安排,积极推进“少年儿童之家”和家长学校融合建设管理。
加强领导,压实责任
将“少年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和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把家庭教育纳入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内容,全面形成县委政府主导,县委教育工委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公安、司法、妇联、教体、民政、卫健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细化措施,制定方案计划,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家长委员会、校外班主任、辅导员“三支队伍”,抓实抓细“少年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建管用工作。
抓实保障,夯实基础
全县各乡镇按照“就近、就便、易操作、稳实施”原则,以村委会或村小组为单位,因地制宜利用村级活动室、学校等公益性场所设立“少年儿童之家”共187个,实现全县13个乡镇150个行政村(社区)全面覆盖,辐射少年儿童5万余人。同时,着力强化家校合作,县教体局、县妇联联合创建“家长学校”193所。全面整合学校、社会和家长资源,在行政村(社区)挂牌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150个,在县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有效形成三方协同育人合力。依托基层“妇委会”“家长学校”等阵地和平台,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专题宣讲活动,每学期开学前开展“家长开学第一课”成为全县家庭教育品牌活动。
整合资源,突出特色
各乡镇严格落实每周活动“一张表”清单管理,坚持“因地制宜、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原则,结合每个“少年儿童之家”所在村(社区)、学校特色,全面周密计划制订“少年儿童之家”暑期课程,推行“1+1”“1+n”结对关爱机制,每周不低于3次以上入村入社,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宣传教育、文体活动、传统文化、“三下乡”等系列集中统一活动,着力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并有效遏制学生意外死亡事件发生。依托“少年儿童之家”和“家长学校”,通过组织妇联干部、企事业女职工、社会爱心人士、巾帼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一对多联系帮扶,不断调整和充实各级各类家庭教育讲师资源,扎实有效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及家庭典型创建活动。2023年以来,开展“把爱带回家”特别行动、“爱心妈妈”关爱行动等关爱留守儿童文体活动60余场次;节假日走访慰问贫困、留守儿童5000余名;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志愿者)团参加培训76人次,指导各学校、各级妇联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活动100余场次。
(来源:文山州妇联)
(编辑:李娟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