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主动想 扎实干 看效果】企业聚德厚,项目投德厚!德厚为什么行?
发布时间:2024-10-21 12:43:09
近年来,针对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地理位置优势体现不出来等实际,文山市德厚镇树牢“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拼经济、拼发展”的关键一招,依托辖区丰富的土地和水利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一把手”带头敢想、敢闯、敢干、敢首创,“四力”齐发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出“因地制宜、因策制宜、因人制宜”的思路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成功引进北京正果、玉香农、国本弘源种业科技、广州态格、和诚永益等一批实力强劲的企业入驻德厚,逐步形成了“企业聚德厚”“项目投德厚”的强劲声势。
打造一流的团队。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运作机制,选派7名精兵强将组建“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确保招商项目各个环节畅通,项目包保到个人层层压实责任,盯紧盯牢目标企业,对照年度招商任务(目标),形成“一个链条、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管理模式。主要领导带头上。今年6月,德厚镇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在主要领导带领下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态格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百果园旗下清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优质公司进行洽谈,成功引进龙头企业,同时鼓励落地企业以“以商招商”的方式,与盒马(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在德厚落地全国首个“盒马红薯村”。
安排专人负责,打造“德厚服务”。为成功引进种苗繁育基地,德厚镇由副镇长全程跟踪企业投资意向,在项目审批、手续办理等工作中提供“主动、高效、精准、精细”的优质服务。外地企业在办理各种手续时,德厚镇考虑到他们不熟悉情况,由分管领导带着企业到各个部门对接办理,办结为止。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水电路、土地问题,专班专人全程负责到底,直到问题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其他企业、当地农户发生矛盾纠纷,主要领导协调解决,让企业能安心生产。企业招工难,专班专人联系务工人群,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节假日,镇领导到企业慰问。专班人员定期走访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形成清单,逐一销号。
筑巢引得凤凰来,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企业落户的“吸引力”。发现有意向、兴趣浓的企业,镇里主要领导参与洽谈,确保成功。德厚镇的精品红薯产业原是在周边乡镇种植,企业了解到德厚镇高标准农田土地肥沃,水、电、路设施完善,有意向将产业转移到德厚发展,镇里的主要领导带着企业负责人实地查看,安排专人及时跟进服务,最终企业成功落户德厚镇,也促成了后期一系列的投资合作。
集中签约,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举办集中签约活动,与高新科技育种育苗产业等7个项目10户企业签约,10户企业将在德厚投资10亿元以上。
开展园区招商,构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充分发挥德厚镇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招商主平台作用,着力构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整合各类资金建成集冷藏、分选、仓储、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引进广州态格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和诚永益百香果公司、恒鑫文山药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整合资源,打造产业人才集群中心共发展。在产业园区内盘活德厚高速收费站闲置资产,联合州建投公司共同打造德厚镇产业集群人才中心,着力为企业解决住宿环境不好、客商交流平台空缺等问题。目前已有7家企业表示愿意入驻产业集群人才中心,待平台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将发挥强大的“以商招商”作用。
依托项目资源,谱写红薯新篇章。依托上海援建、中央衔接资金等项目,建成集冷藏、分选、仓储、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国内红薯头部企业广州态格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入园发展,建成后将实现产地仓和销地仓的深度融合,预计年底可实现德厚红薯直供全国各大超市以及出口全球。2025年预计发展至少三万亩优质红薯,在德厚打造国内一流红薯产业链。
利用帮扶项目资金,种苗繁育跨上新台阶。2023年依托上海援建项目,德厚镇投入1300万元建成高原特色种苗繁育基地,今年3月,成功引进国本弘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将投资2300万元购买设备对高原特色经济作物金线莲开展研究、新品种研发、繁育,年培育种苗数量预计达到5600万株,为文山市提供了一个辐射平远镇、秉烈乡、红甸乡、马塘镇、薄竹镇、德厚镇的经济作物种苗供应中心,有效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整合自然资源,书写坞海新图景。发现老坞海“湖光滟滟、芦苇阵阵”优美的自然风光后,以农旅为引擎,以“绿色生态”为依托,2023年,引进云南畅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导发展德厚“老坞海农旅休闲游乐综合体”建设项目。
(记者:周秋)
(编辑:谢思思 排版:张振飞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