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有472名“名誉村长”,他们的作用大着哩
发布时间:2024-10-22 09:00:17
在外,他们是企业管理者、是退休干部、是致富能手。如今,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名誉村长”。今年以来,我州致力于挖掘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把好入口关,持续探索选聘“名誉村长”,制定印发《探索选聘“名誉村长”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资格条件、选聘程序和工作职责,按照“成熟一个、选聘一个”的方式选聘出思想素质好、群众口碑好、能力素质强、服务意识强的472名优秀人才作为“名誉村长”。
当下,这批“名誉村长”正以浓厚的家乡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广袤无垠的田间地头、在基层治理的楼宇社区、在绿美建设的前沿一线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农村工作。
当好“参谋员”
出谋划策献思路提计策
“名誉村长”把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发挥他们在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及相关工作经验优势,参与乡村发展与治理,列席村组有关会议,帮助村(社区)干部找准发展方向、探索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落实进位目标。他们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化解各类矛盾隐患。
丘北县通过组织“村播”计划,利用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向外推介家乡特产和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品牌建设。陈进恒是八道哨乡大布红村的“名誉村长”,2018年,他回乡创办企业发展万寿菊产业,现其公司年产3000余吨万寿菊颗粒,产值7000万余元,吸纳120余名群众就业,带动临近16个村800户农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
八道哨乡“名誉村长”捐献村标原石
当好“策划员”
擎画蓝图上项目争资金
全州472名“名誉村长”充分发掘本地区特色资源,积极运用自身思想灵活、眼界宽阔的能力优势和内引外联、牵线搭桥的资源优势,围绕当地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活动,带动人才回流乡村、助力乡村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共引进发展资金1700万余元,帮助部分村组发展种植、养殖和乡村旅游等多项产业,带动1500余人就近就业,为580余个村庄规划提供可行性意见建议1000余条,动员5000余名各级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经商人士共同建设家乡。
当好“服务员”
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
“名誉村长”以办实事、惠民生为己任,本着“有什么帮什么”“能帮什么帮什么”的原则,热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他们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绿美乡村和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农村、城乡接合部、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卫生整治。他们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推动爱卫、创卫工作进家入户。
德厚镇洒戛竜村“95后”“名誉村长”唐伦健深入群众,组建红色服务队伍。围绕“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一网统管、一网通建、一网共享”的总体目标,完成三级网格化管理。
借地造势重推介广引导
时下,走进丘北县八道哨乡白族群众聚居的阿诺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整洁的健康步道、一个个整洁优美的农家小院、一幅幅展示白族文化的墙体绘画……每当提起村庄的变化,当地群众都会心悦诚服地提到“名誉村长”杨晓丽。
阿诺村
“我想办法找3万元的办节活动费用,其他的事情请大家多操心”“我们可以利用村级活动场地,打造独有的‘阿诺烤场’,以‘烧烤+篝火晚会’的活动方式吸引游客,带动旅游发展”……这是阿诺村“名誉村长”杨晓丽在村里召开的农文旅项目村民小组会议上的发言。自担任“名誉村长”以来,她用心用情履职,为了申报阿诺村白族花神文化、白族婚俗文化非遗项目,她四处奔走。“只要村子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我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杨晓丽经常说。
如今的阿诺村,展现着相互交融的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吸引游客3.8万人,实现旅游收入760万元;当地群众在基层党组织和“名誉村长”的带领下,迸发出乡土、乡亲、乡愁凝聚的文化力量。
杨晓丽是我州“名誉村长”们主动作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缩影。全州各地的“名誉村长”们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运用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主动对外宣传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广泛推介家乡的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及良好的政策支持,组织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回乡就业。
(通讯员:江艳玲 部分图片来源于文山发布网)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