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基层治理一网兜丨文山州“五维发力”撑起基层群众“维权伞”
发布时间:2024-10-23 09:09:21
文网讯 文山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强化法律援助宣传力、保障力、创新力、公信力、供给力“五力”措施,全面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量。2022年以来,全州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366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500万余元。
法律援助“宣传力”不断深入。组织开展送法下乡、进企业、进矿区、进校园、进军营等活动。围绕农民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群体,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强边固防·法治同行”“百名律师进百校法治讲座”等法律援助活动,着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2022年以来,全州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115场次,解答法律咨询12万余人次,受教育群众达20万人次。
法律援助“保障力”不断提高。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全州设立州、县(市)级法律援助中心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90个,建设法律便民服务窗口1112个,方便困难群众就近获得法律援助;在政务服务中心、学校、车站、图书馆、司法所以及村(社区)安置法律服务机器人1146台,实现集援务公开、咨询服务、网上审查、监督管理于一体的网上管理服务;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实现法律援助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统筹全州580名律师及112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采取“1对N”的方式,担任各村(社区)法律顾问率达100%;建成1个州级、8个县级、104个乡镇级、101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实体平台全覆盖、“一村居(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法律援助“创新力”不断增强。在服务机制上做“加法”。司法行政机关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办案机关工作衔接,畅通刑事法律援助申请渠道;法律援助机构在法院、看守所派驻法律援助值班律师,依法为更多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深化“12348”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融合,值班律师实行全天24小时“1对1”100%服务群众。在服务流程上做“减法”。持续优化法律援助服务流程,推行“减证便民”行动,实现法律援助申请“马上办、一次办、就近办”;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农民工“讨薪”等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确保困难群众法律援助一次办成。在服务举措上做“乘法”。对受援群众在实体、热线、网络3大平台上提出的法律服务需求,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公信力”不断提升。通过行政评查、同行评估、案件回访、庭审旁听等方式,实现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全流程监管;根据案件的性质和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指派相应专业服务团的成员办理;组建法律援助重大疑难案件专家组,重点办理群体性敏感案件、重大社会影响、重大疑难法律援助案件;建立跨区指派律师机制,保证基层法律援助案件得到专业、高效办理;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等专项活动,不断提升法律服务品牌效应。
法律援助“供给力”不断强化。扩大法律援助“惠及面”,做到应援尽援、应纳尽纳。2022年以来,全州共办理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法律援助案件5387件,为外出农民工上门开展亲子鉴定服务6000余件,主动减免鉴定费400万余元。建立由16家州级政法部门、行政机构以及社会团体单位组成的文山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合力推进法律援助体系建设。
(州司法局)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