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深化产教融合 拓宽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之路
发布时间:2024-10-25 09:37:49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项目落地文山州,产业工人队伍逐步壮大,产业的精深加工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对高素质、高技能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这一现状,文山州总工会、人社局、教体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将“产教融合”作为产改工作重点,通过积极探索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项目、“厂中校、校中厂”、特殊工种“双证”技能取证培训等系列工作,拓宽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之路,加快推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队伍,让全州产业工人蓄水池逐渐“满起来”。
近年来,文山州职业教育围绕“教育兴州”战略,树立全州“一盘棋”思想,建立州、县(市)、院校三级一体化办学机制,探索专业、招生、教学、就业等一体化统筹办学,推动职业院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的、自主的、适合的、有选择的教育,提升全州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夯实基础。
印发《中共文山州委办公室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2024年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2024〕—195)、《中共文山州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关于切实抓好2024年初中毕业生应读尽读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县(市)、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抓职业教育,围绕确保“有学上、都入学、不辍学、能就业”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让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应读尽读职业教育。目前,文山州有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17所,全日制在校学生2.5万人,为产业工人的壮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文山州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径,先后成立文山州产教联合体、文山州职教集团、文山州丘广富职业教育集团、文山州绿色铝和三七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文山学院三七大健康产业学院、文山州绿色铝产业学院、文山职业技术学院华夏航空产业学院。目前,校企合作企业114家,共建实训基地42个,合作建设专业54个;14所职业学校加入省级17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4年3月,云南省首家绿色铝产业学院成立,学院由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文山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组建,学院成立后,文山职业技术学院、文山州高级技工学校多次到相关企业开展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调研。
6月,文山州绿色铝企业班组长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文山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行,97名铝产业企业班组长参加培训,以实际措施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全力打造“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和加强我州绿色铝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决策部署。同时,由文山州总工会主办,文山州绿色铝产业学院承办的文山州园区企业班组长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重点对文山高新区(马塘)、富宁产业园的300名企业生产车间班组长进行培训。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学习等方式,引导班组长进一步提升领导和管理技能,同时对培育班组创新意识、提升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劳动保护水平,为文山州园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深入实施“技能云南”行动计划,选树培育纳入技能人才薪酬分配体系企业11户,州总工会、州人社局对7123名产业工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9月,文山职业技术学院华夏航空产业学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文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夏蓝翼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文山职业技术学院华夏航空产业学院协议。这是文山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也是文山州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四链融合”的有效举措。
为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企业进园区提供便利,全州各县(市)、职业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打造“厂中校 校中厂”新模式。
砚山县人民政府将砚山县职中建在产业园区内,围绕绿色铝、汽车电子、康养旅游等产业,以产教融合机制推动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投资2640万元在学校援建汽车4S教学实训基地,基地与车之家汽车销售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在对外营业的同时承担着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工作,成为全州具有培训、教学、承办比赛等综合功能实训中心。学校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订单培养,目前已有304名订单培养学生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参加顶岗实习和就业,有效促进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长足发展。
西畴县、麻栗坡县、丘北县职中将服饰公司引进学校,在校内建立服装加工厂,为学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和就业岗位,实地培养服装专业技术人才,已成功申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其中,西畴县职中引进文山源庆服饰有限公司到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共同推动产教融合项目的实施,通过产教融合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成一个集生产销售、教学实训、技能培训、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服装专业“校中厂”,目前已培养了毕业生318人,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91.6%、就业满意率95%。
为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文山州高级技工学校与云南贤德产教融合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就汽车维修、烹饪、多媒体制作、电子应用技术5个专业在招生、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实习就业、教学投入等方面开展专业共建合作。
公司先后在学校投资191.63万元,建设形象设计等五个专业实训室及部分新能源实训设备,为该校学生提供了实训平台;组织学校多名专业教师到福建厦门接受培训,抽派专业教师到校授课,聘请6名专业教师到校开展部分教学;先后派驻30名辅导员协助班主任完成班级日常管理和学生安全保障工作;对接6家福建省优质企业,为学生多渠道就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目前为全州提供了产业工人技能人才901人。
为推动解决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双边难题,文山州从2020年开始以文山州高级技工学校为首以服务行业企业为中心,聚焦行业需求,建立“零距离”校企融合制度,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项目。截至目前,州高级技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文山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等16家企业技能岗位新入职、转岗员工参加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行业覆盖面广、涉及培训工种较多,累计培训学员已超过2300人,让新工人快速成为岗位能手。
为了实现企业新型学徒制达到预期效果,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设置、专业特色与企业的新兴需求对接,将工作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将实务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从而提升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证明,作为在以往培训模式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加强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十分有效的措施,是职业技能培训改革的重要抓手,在新形势下意义重大。
下步,文山州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帮助企业获得适应自身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激活体制机制建设,扎根职工个人与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行“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双通道职工职业晋升体系建设,将职工职业技能水平与职级晋升、工资薪酬有效挂钩,持续激发员工参与职业技能提升内驱动力。积极组织行业内相关企业联合定期开展劳动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挑选能力强、素质高的产业工人塑造一批“专业能手”和“技能大师”,做优叫响劳模品牌、工匠品牌。
(记者:徐珺)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