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农加贵老师,我想成为您!

发布时间:2024-10-27 11:12:33  

农加贵老师,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记学生杨素芹忆农老师的教育影响力

我叫杨素芹,我是农加贵老师的一名学生,如今,我是广南县莲城镇那伦中学的一名老师。

6岁那年,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一同走进了只有一间土坯房的“落松地小学”读书,教室是那间土坯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是专门为我们这个特殊村子设立的“村医务室”的药品间,后来我才知道,就这二分之一间“落松地”小学,也还是向村医务室借来的;教室前面放着用两块木板拼成的简易黑板,那是农老师自己制作的,教室裂开的土墙缝吹进冷冷的寒风,吹得我们开裂的脸蛋和手背通红又泛紫,那样的季节里,隔三岔五农老师就会帮我们抹上一点凡士林。

除了吹进寒风,教室那显眼的土坯墙缝还吹进了其他村子的孩子对我们的嘲讽和孤立。虽说那时候隔壁村的人因为害怕,都离我们远远的,但也会有附近一些村子中不谙世事的小孩故意找来惹是生非,他们不敢靠近,只敢在不远处大放厥词,他们比划的动作穿过土坯房的裂缝和破旧的窗户,刺眼的嘲讽总是打断我们的课堂,看惯了别人带有偏见的异样眼神,我们都会有些自卑和不安,此时,农加贵老师就会冲到门口的空地上捡起石子呵斥那些顽皮的孩童。冲出教室捡起石子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农老师的背影无比高大,高大到能替我们挡住所有的惶恐,于是我们也跟着冲了出去,一同驱散那些嘲讽者。这样几次以后,其他村子专门跑来嘲笑我们的孩童渐渐不敢来了。

漏风的土坯墙挡不住刺骨的寒风,再夹杂点雨雪,那就更了不得了。说了大家伙可别不信,那时候家里穷,运动鞋或者布鞋都很珍贵,对于正在长个子、长鞋码的我们来说,凉鞋经济又实惠,即便秋冬天,也还是会有同学穿着凉鞋来上学,凛冽的寒风从墙缝、破窗和房梁上呼啸而入,我们的脚被冻得生硬,穿在脚上的塑料凉鞋经常也被冻得板硬,有的同学脚趾上长出了冻疮,肿肿的、鼓鼓的,可笑又可怜,这个时候,我们都暗自庆幸,庆幸早上上学时候,是农老师一个一个把我们背过河,如若不然,那几个鼓包的脚趾头恐怕也要咧开嘴笑啦。见情况不对,农老师就会利用下课的时间生火让我们暖身子,并对我们说:“一定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深深印刻在了我的心里,鼓舞着我不断前行!

火塘的温暖印在了我们的身上,暖流从脚趾头蹿到了我的全身,那时候我便暗自告诉自己,长大有钱了一定要给农老师买个暖水壶,无论多寒冷的夜都能让他有热水泡脚,让他有热水泡茶。还没撑到我能挣钱的时候,这个想法就抑制不住了,1998年7月,我小学毕业了。毕业时,我和同学董向荣,想给农老师买暖水壶的想法不谋而合了,于是我们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零花钱凑在了一起,买了一个25元的暖水壶送给农老师,暖水壶上,我亲爱的父亲用毛笔和红油漆写下了赠送字样和赠送日期。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暖水壶,农老师也是坚持不收的,他用倔强的语气跟我们说:“人民教师决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但我还是眼含泪水央求他:“暖水壶上已经用油漆写过字了,退不了啦!”见我如此执着,他才不得不收下这个暖水壶。

就这样,在农老师的暖心呵护和教育下,我健康长大了。2003年的一个夏天,农老师满心欢喜地拿着一张手抄成绩单跑到我家,告诉我和我的家人:“素芹考上了,被分在曙光乡初级中学”“曙光乡”三个字,一字一眼钻到我的心坎里,仿佛无尽暗夜的苍穹中裂开的一道缝,透过缝隙,我看到了未来的万丈光芒,而那道缝隙是农老师用双手为我撕扯开的,父母架起长梯示意我赶紧往上爬,我顺着光的方向不断攀爬,终于,裂缝成了我的出口,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自此以后,明月高悬于苍穹,洒下银辉照亮大地,而农老师便是那轮明月,我成了点点繁星中的一颗。

后来我才知道,即便是在那个年代,其他地方也没有几个年级都在一个教室挤着上课的情况了,只是除了他,再也找不到愿意进村教我们的老师啦;后来我才知道,其他村孩子的教室是不用和药品间挤在一起的;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农老师手里那瓶凡士林是他从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中省下来的;后来我才知道,那些驱除嘲讽者的石子都远远落在了他们的身后,他也害怕惹麻烦,只是他知道总要有人勇敢站出来,才能保护我们这些原本就受伤的心灵;后来我才知道,他捡起石子护住我们的那般帅气身形,连他的子女们都不曾见过;后来我才知道,2003年的那个夏天,为了等我是否考上事业单位的消息,他一连几天都跑到广南县城莲湖边上的宣传栏蹲点守候;后来我才知道,农老师拿到手里的那几十块钱工资,是不包含当学校食堂员工、不包含和村民们一同修路、不包含带村民和学生们修建教室、不包含当村里的书信代写员、不包含当村里的机电修理员、不包含当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员,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和“落松地”息息相关的,和“落松地”人民息息相关的,他都乐此不疲地做了。所以我也觉得,那些年农老师那几十块钱的工资竟是何其珍贵,沉甸甸地握在手里,如同那二分之一间的村医务室,是党和国家在那个特殊历史年代里不曾遗忘落松地的印记,是党和国家赋予“落松地”最珍贵的支持。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我再回到落松地小学时,还能看到农老师把我们送给他的热水壶放在办公桌上,壶中依旧可以盛放热水。小时候,我迫切渴望成为和农老师一样的人,没想到长大以后,我真的成为和农老师一样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然而,真的要成为和农老师一样的教育工作者,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会学着农老师的模样,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通讯员:广南县教育体育局    李巧艳)

(编辑:谢思思 排版:张振飞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