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创业文山·奋斗最美丨高建强:坚守民族服饰传承
发布时间:2024-10-28 10:36:51
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今时代,有这样一位民族服饰传承人,以其对壮族服饰的热爱与执着,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业之路。
高建强出生在广南县莲城镇南秀社区太平寨村一个充满民族文化氛围的家庭。从小,高建强就看着父亲一针一线地缝制着精美的民族服装,听着父亲讲述每一件服装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民族服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我外出打工已经两三年了,我认为长期在外面打工也没有前途,父亲在家里做刺绣已经小有名气,2014年,我就回来和他一起传承这个手艺。2015年,我注册了广南县洼曼侬民族刺绣商贸有限公司,传承我父亲的这门手艺。”广南县洼曼侬民族刺绣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强介绍。
刚回来的高建强,面临着订单多,供不应求的挑战。他积极学习新方法,改变传统制作思路,提高自己的技术以扩大产量。
“当时机器已经买了,只有10天的时间机器就到了,我就去学了10天。因为我一点基本功都没有,压力非常大,害怕学不好,回来做不了这个事,会被父亲责怪。所以我那时候基本每天都不出门,都是在学习。”高建强说。
正是高建强对民族服饰行业的热爱以及不辜负父亲期望的决心,激励着他仅用10天的时间学习了新机器的使用方法。学习归来,高建强开始在村子里招募工人,对员工进行培训,扩大产量,最终得以解决困难。10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服装爱好者和从业者,目前已吸纳劳动力22人,制作服饰的机器从两台增加到了10台,年营业额达200万余元。
“我是一名宝妈,之前在外面务工,因为要带小孩,不能继续外出务工。恰好有这样一家做民族服饰的,自己比较喜欢这个工作,就过来上班了。在这里,既有收入,又可以带小孩,一举两得。”工作人员李加江说。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民族服装,如何让民族服装成为家乡的一张亮丽名片,高建强不断地思索和创新。
“我和我父亲也经常去外地参展,学习到了一些经验,我们回来以后,把壮族的这个绣片,融入服饰、工艺品制作中。接下来,我们会开一些网店,让销售渠道更多一些。”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包爽 何文才)
(编辑:刘虹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