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领薪金 分股金 挣现金……广南这个村的群众好幸福!

发布时间:2024-10-29 16:47:30  

图为群山环抱的六郎城村。

从广南县城出发,沿着弯曲的公路行驶大约18公里,无需刻意记住路牌,当看到大路两旁一个个宽敞的庭院里挂满石斛盆景时,杨柳井乡宝月关村委会就到了。右转,沿着山路继续行驶2分钟,三面环山、雾气缭绕、古色古香的壮族村落——六郎城“仙草秘境”便跃然眼前。

六郎城村是典型的壮族村寨,全村135户,535人,历史文化悠久,民俗风情朴实,因宋代杨六郎在此地驻营而得名。这里海拔1209米,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自古就生长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野生石斛。如今,走进六郎城村,游客如织、商铺林立,绿树掩映的“仙草秘境”景区内,一个个木屋、星空屋点缀其间,从山顶蜿蜒而下的丛林滑车上,游客纷纷掏出手机打卡拍照……

曾经的六郎城村是个毫无名气的壮族村寨,房屋破旧、道路难走,群众思想观念陈旧,一直以外出务工为主,空守着宝山却不能致富。发展联农带农关系强村富民实业,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广南县委、县政府牵头引进云南凌垭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组织化盘活六郎城村的闲置房屋资源、土地资源、林地资源,并进行专业化运营、品牌化运作,探索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出以六郎城石斛康养小镇为基础,集种植、观赏、品尝石斛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群众实现领薪金、分股金、挣现金、获奖金、得租金。六郎城石斛康养小镇自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各地游客93.4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749.79万元;2023年,六郎城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2355元。

图为古色古香的六郎城村。

公司务工领薪金

“现在我和丈夫都在凌垭公司上班,每个月4000的底薪加提成,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岗,非常便于照顾家庭。”六郎城村村民保家欢两口子之前一直在外省务工,2020年,回家过年的二人看到村里每天都有很多游客,非常热闹,于是决定留下来,在公司里找份工作。为了更便于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今年初,保家欢还申请了调岗,从组培基地调到离家更近的餐饮部。

图为六郎城村特有的石斛饺子、石斛馒头。

据云南凌垭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艺畅介绍,公司可提供售票员、餐饮服务员、接待员及管理工人等长期稳定就业岗位150个,目前带动本村村民69人稳定务工,月人均工资4000元以上;每年临时性用工3.5万人次,月人均务工收入3500元。截至目前,六郎城村外出务工人员从2021年的180人减少至30人,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

资产入股分股金

“发展不能只富了老板,穷了群众。”

杨柳井乡党委副书记黄勇介绍,在六郎城村,群众入股有两种方式,一是将自家的土地、林地、房屋以租赁的方式入股到公司,公司按照10%的经营收益分配给群众;二是群众将自己手上的闲置资金入股到公司,年底公司按照10%的经营收益进行分红。“我们把前几年务工攒下的部分资金入股到公司,每年都有3万元左右的分红。”保家欢说,公司发展得越好,他们的收入就越高,所以无论在哪个岗位,大家的工作态度都很积极。

据统计,2023年,六郎城村共带动90户群众自筹资金1080万元入股凌垭公司,实现收入108万元,户均收入1.2万元。此外,公司每年还拿出门票总收入的3%进行分红,2023年村小组实现门票收益分红16.3万元,户均分红1200元。

生产经营挣现金

“平时几百、一千,周末、节假日能卖好几千元。”景区停车场旁有一家“天天旺小吃店”,主营早餐和家常炒菜,店如其名,从开业以来生意就一直很旺。

图为黄永萍在整理冷柜。

老板黄永萍曾经和丈夫一起外出务工,到过全国10多个城市,2021年,她发现村子变漂亮了,游客也多起来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冲进来问她有没有吃的。“问的人多了以后,我才发现村里确实没什么小吃店,就想着试一下,反正是自家的房屋又不用出租金。”占据有利区位和还不赖的手艺,黄永萍的小吃店成为了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景区的带动下,目前,六郎城村共有42户群众发展餐饮、民宿等业态,每年户均实现增收3万元以上;带动村内82户群众发展石斛庭院经济,年户均增收0.3万元以上;同时还带动群众销售本地土鸡、腊肉、瓜果蔬菜等增加收入。

联动发展获奖金

采取“党组织引导、群众参与、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通过村企合作联动,推动基层治理“一网兜”,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接二连三”,实现景区共管共治共享。

图为“万米石斛观光长廊”。

打造网红打卡点。紧扣当下旅游市场热点及游客心理需求,先后完成六郎城“万米石斛观光长廊”建设,引入流水增加种植园区观光道路水流,完成“贡斛苑”四合院游客接待中心建设。融入民族文化。因地制宜采取“一户一设计”的方式,引导群众将住房改造成民居、客栈、农家乐等,充分保留了壮族干栏式建筑风格;同时,通过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刺绣、节日庆典等,充分展现民族特色。挖掘历史元素。六郎城原为宋代杨六郎的驻营之地,通过开发历史遗址,讲解历史故事,让游客对乡村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产生深刻的心理认同。

今年以来,六郎城村实现“一二三”产业综合收入1874万元,预计全年收入可达3000万元以上。

集体经济得租金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黄勇介绍,杨柳井乡整合国家帮扶资金投入建设林下经济、仿野生石斛种植基地、六郎城游客服务中心等村集体经济项目,形成村组固定资产,以租赁方式租给公司经营管理,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023年,宝月关村委会村级集体经济收益30.35万元。

图为掩映在山林间的木屋别墅。

同时,依托六郎城村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旅居康养,流转闲置房屋16栋,打造石斛博物馆1座、森林星空屋13间、精品民宿6间,盘活融创集团捐资建设的9栋闲置房屋,建设改造为“广南融创·石斛湾半山酒店”。今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00余万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外游客3000余人次,2/3的游客居住时间在1周以上。

“下步,我们将全力以赴打造成为全省康养旅居示范点,把石斛资源优势作为发展康养旅居的掘金点;创新更多旅游业态,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在旅居业态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研学游业态;继续创新巩固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拓宽农户增收路径,让村民齐参与富起来。”谈到未来发展,周艺畅思路清晰。

(记者:龚莉 张军丽 喻传宏)

(编辑:刘虹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