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改革发展看文山丨用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0-30 10:21:3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大经济”、“六个大抓”、系列三年行动,坚持以“文山之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聚焦文山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展现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亮点。从10月29日起,我州陆续举行“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成就,以及在工作推进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本网将同步进行专题刊发,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中央、省委改革决策部署,以“文山之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有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554.13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462.32亿元,年均增长8.8%,排全省第二位,文山成为全国绿色铝产能最大的州市、“北铝南移”的标志区和全省最大的用电负荷中心。
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2014年州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9年改为“委员会”,下设改革办和9个改革专项小组。州委深改委(组)先后召开44次会议,审议改革方案和报告295个,推动出台改革方案1700多个,督察评估改革方案落实382个,承接推进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200余项,探索创新自主改革169项,构建起深改委牵头抓总、专项小组积极推动、改革办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经济领域改革走深走实。聚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581项改革任务,大力发展壮大“三大经济”,推动四大重点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实现铝工业产值567.4亿元,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综合产值35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504.7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8亿元。“周末亲清约·政企面对面”活动入选全国“实践创新奖”。
农村改革纵深实施。聚焦特色农业强州建设,实施74项改革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1+4+N”特色产业建设,2023年全州高原特色农业综合产值1455.71亿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388元。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稳步前行。聚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施110项改革任务,民生实事票决制、“院坝协商”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力构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平远片区“三区”建设成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的招牌。全面实施兴边富民三年行动,建成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提质增效。聚焦织密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实施340项改革任务。扎实开展“三下乡”“文化大篷车”等文化惠民活动,《坡芽歌书》两次走进国家大剧院。实施“教育兴州”战略,深化以一中为“龙头”的教育综合改革,像抓控辍保学一样抓好职业教育,教育综合发展系数排名全省第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共体建设“文山经验”在全省推广,创卫群众满意度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社会体制改革多点突破。聚焦平安文山、法治文山建设,实施302项改革任务,创新开展“基层治理一网兜”,70%的行政村实现“零违法”“零上访”“零事故”,法治建设成效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像抓脱贫一样抓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希望澡堂”“少年儿童之家”“一乡(镇)一游泳池”等做法在全省推广。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聚焦美丽文山建设,实施146项改革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域推进绿美文山建设,全州8县(市)都是绿美城市省级试点,创新成立村民自建委员会开展农村污水治理经验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党建和纪检监察改革蹄疾步稳。聚焦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施157项改革任务,先后完成三轮党政机构改革,县级群团“联盟”建设改革入选全省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实施100项改革任务,全面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创新实施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每月“零提示”制度和“一把手”勤政廉政监督预警工作办法,“九联动”巡察和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试点为全国提供了“文山经验”。
(来源:文山日报)
(编辑:刘虹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