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强国复兴有我 · 科技之光丨陶永宏:深耕细作 科研路上永不驻足
发布时间:2024-11-04 17:37:01
开栏语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力营造爱国奉献、团结奋进的浓厚社会氛围,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推出“强国复兴有我”系列主题报道。选取教育、医疗、科研、文化、民族团结等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部门以及其他行业的75个人物,聚焦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奋进新时代,在各自岗位默默奋斗、干事创业的感人故事,全面反映文山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山实践的新进程新成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今天推出《 强国复兴有我 · 科技之光丨陶永宏:深耕细作 科研路上永不驻足》
“古人讲,越到艰难处越是修心时。那我们修什么心呢?我们就修着为人民服务的心,修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没有毅力那是做不成事情的。”这是文山州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陶永宏对所从事科研工作的心得,也是鞭策自己在科研路上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陶永宏是云南省泸西县人,在农村长大的他,从小就好奇为什么有的米好吃,有的不好吃;为什么有的产量高,有的产量低。随着学习的深入,陶永宏也慢慢发现,改变农村现状的重要力量是科技创新,只有从事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改变老百姓的生活条件。
陶永宏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士毕业后,2009年9月,来到文山州农科院从事水稻育种工作,毅然走上了农业科研道路。“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要富。我们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农村、农民、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从事农业,也是为了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这就是我的初心。”
随着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11年9月,陶永宏到中国农科院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为文山州的农业科研发展带回了新的活力和科研视角。
2015年7月,陶永宏被选拔为文山州第二批百名年轻干部集中培养的一员,完成集中培训后,于2016年6月选派到农村基层一线培养锻炼。两年来,陶永宏走进寻常百姓家,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服务基层的本领,带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引进的柑橘产业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增产增收,促进了乡村振兴,为组织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基层锻炼带来的沉淀与成长,让陶永宏在走好科研道路的征途上更有力量。
2019年起,陶永宏以过硬的素质担起组织的重托,主要从事三七种质资源收集鉴定、抗病育种及抗病相关基因的深层挖掘、精细定位、克隆与利用研究,同时,开展三七、蒜头果神经酸、黄精等云南特色资源新产品研发,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承担省州科技项目15项,发表论文25篇,其中,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九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获国家授权保护品种13件;鉴定不育系两个;向国家申请发明专利九件,获得授权三件;作为主要完成人选育通过国家和云南省审定品种六个,其中,国审品种三个,省审品种三个。2019年获得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项,2020年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2021年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2020年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21年获得文山州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2023年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变的是研究方向,不变的是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初心。五年来,陶永宏及其团队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三七的绿色防控技术就是其中显著的一项。
文山是三七的道地产区,一直以来,三七种植存在极为严重的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种植三七收获后的土地一般要休整15年至20年才能再次种植,导致三七质量和标准化难以保障,企业或种植户更是无法建立长期生产基地。“我们参与昆明理工大学一起做的研究,去年通过了中国中药协会的鉴定,三七的轮作年限从15到20年缩短到现在的五年以内,这是一个很大的成果。”
2023年11月4日,中国中药协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到文山州,对三七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示范基地项目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参照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2020年),对文山市坝心乡和马关县八寨镇三七基地进行了测产,并按25%折干率折算基地三七干品产量。实地测产结果表明:两个基地三七干品折算产量分别达到329.56公斤/亩和352.25公斤/亩,平均亩产达到341.06公斤,示范推广验证了该项技术比传统栽培技术产量提高30%以上,亩均纯收益增加万元以上。此项技术在保障药材品质的同时,还实现了农户增产增收,为三七产业发展贡献了文山科研力量。
科研这回事,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谈到一路走来的体会,陶永宏坦言,科研道路总是充满未知和挑战,他们也曾遇到过经费短缺、技术难题、实验室实验条件等问题,除了克服以上难题外,还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而更重要的,还要有一颗热爱事业的心、坚强的毅力、很强的思辨能力,以及团队的共同努力。
“我们每一项的成果的取得,都是我们整个三七科技创新团队的共同努力取得的。接下来,我们会在以三七为主的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力,三七新品种选育、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绿色防控还有整个产业体系的建立,以三七为主的大健康产业都将是我们重点攻克的方向,尤其是跟文山结合比较紧密的这些中医药或者是中药材产业,我们会给予科技创新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有我们整个科技创新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座一座的山峰,为了以三七为主的中药产业和人类的健康做出我们重要的贡献。”面对未来,陶永宏信心满满。
我们期待着,在陶永宏所在的三七科技创新团队的科研支持下,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进入生产线、走向市场终端。
(记者:满鑫 何昕霖)
(编辑:周秋 排版:向传帅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