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改革发展看文山|全力统筹和推进全州农村领域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发布时间:2024-11-06 09:40:39  

近年来,我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全力统筹和推进全州农村领域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建设美好文山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进一步提档升级。聚焦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蔬菜、辣椒、八角、肉牛等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全力以赴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大力发展资源经济,以资源开发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升级。构建了“1+4+N”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目前,全州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7.21万亩,超额完成了底线指标任务;三七中药材基地面积245.24万亩,位居全省第一位,构建了三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特别是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推广累计发展林下三七基地2000多亩,构建了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文山林下三七实现了从“追兵”到“标兵”的华丽转身与蝶变,成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和典范;着力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面积346.89万亩(其中,蔬菜133.34万亩、辣椒176.45万亩、生姜37.1万亩),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辣椒州域种植面积全国第二、全省第一位;生姜种植面积全省第二位);肉牛存栏112.88万头、出栏39.46万头,存出栏规模均居全省第一位。截至三季度,全州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1163.86亿元。依托温室、大棚、智能农牧场等新模式,推动肉蛋奶、蔬果、水产品等供给持续提升,设施农业日新月异。已建成涉农田头冷链冷库602个(库容78.67万立方米),依托省级种业基地项目建成玉米制种基地6.34万亩,依托生产设施条件改善项目建成露天水肥一体化蔬菜基地9.6万亩、标准化种植大棚4.63万亩,进一步突破了自然资源条件的束缚,拓宽了农业发展新空间,增强了全州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发展韧性和竞争力,拓展了产业增值增效和群众就业增收空间。

改革试点探索初见成效。推进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经验得到复制推广。完成“六项机制”(初始水权分配、合理水价形成、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社会资本参与、群众全程参与、工程管理养护)植入社会资本投资建成运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23件;完成了全州8县(市)“百县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批复,共计7.87万亩;8县(市)各完成水权交易1单。推进云南省数字乡村丘北县试点建设,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制定、印发了系列方案,建成4G基站1871个,实现丘北县所有行政村及卫生室、学校光纤宽带100%全覆盖;建档惠农e贷204户,授信3715万元、用信2918万元;成立了电商办和电商行业协会,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了“丘北七香农旅融合体验店”,累计销售额达4500万余元;完成1.4万亩水肥一体化、宏邦公司猪舍温度监测系统建设,引进深圳光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建成数字蓝莓现代产业园;建成智慧旅游综合指挥中心和景区智慧系统等。积极探索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新举措、新路径、新模式。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文山市试点(国家级),全州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目前已成功入市交易并签订了确认书,为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自主改革事项扎实有效推进。扎实有效推进县(市)多个自主改革事项并取得成效。其中:文山市全面推行“硬化路、美庭院、清垃圾、一角钱、治污水、树榜样”农村工作“六件套”工程。截至目前,已硬化进村道路55.52公里、村内道路37.64公里、入户路9179户、庭院9929户,绿化美化1.3万余户;全市1007个村已实现垃圾集中清运;通过“一角钱”工程筹资934万元;完成了87个行政村569个自然村的污水治理,污水治理率达69.04%。“双六”措施和“一角钱工程”经验模式得到上级肯定和各级媒体宣传报道。西畴县以莲花塘乡、柏林乡为试点探索建立新型联农带农利益机制,麻栗坡县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全流程监管模式,丘北县开展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广南县创新富民强企联农带农机制、提质改造高标准茶叶产业,富宁县探索建立八角产业联农带农奖补新模式。

(来源:《文山日报》)

(编辑:周秋 排版:向传帅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