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产改”进行时丨云南宏泰“四位一体”赋能产改
发布时间:2024-11-06 11:21:55
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旗下企业,成立于2019年10月,以金属冶炼为主,现有职工5700人,设计年产能203万吨绿色电解铝项目,项目占地3677亩。公司落户砚山后,坚持思想引领、素质提升、权益维护、建功立业“四位一体”齐抓共管,凝聚产业工人向心力,以产改赋能促进企业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以“党建铸魂”锻造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品质
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产改全过程、各环节,统筹推进产改工作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搭建活动阵地,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党员活动室1个、职工书屋1个,采取“线上+线下”方式深入开展业务学习培训,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巾帼示范岗”“三有三无”创先评比等活动。注重党员发展,将生产一线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优秀产业工人吸纳入党,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园、英雄老山圣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老山精神”红色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以“赋能成长”塑造产业工人一流专业素养
探索目标融合、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制度融合等新模式,在产业工人“招、留、育、用”四方面下功夫,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创效,开展技术改革、技术协作、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性活动,组织职工参加省、州、县三级总工会和本单位的职工技能竞赛,促进企业项目装备水平、技术工艺和自动化控制达到了行业国际领先水平。当前,公司获得“一种电解铝液定量出料装置”“一种电解铝生产用槽内废渣排出装置”“一种能够提高集气量的电解铝集气装置”“一种具有节能保温功能的电解铝用电解槽”等142项专利证书。
产教融合,开展多方面、多层次校企合作,与文山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等14所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优势。与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南大学合作研发项目,截至2024年9月份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7项、授权16项,发表SCI/EI论文20篇。
实施“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推荐为企业管理人员,定目标、定岗位、定责任”的“三培三定”培养渠道,确保高技能人才工作上有“劲头”、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甜头”,为青年才干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形成爱才、重才、育才的良好风尚。目前,公司有高级技师1人、技师5人、高级工27人、中级工133人、在云南当地招收的职工中,已经有513人走上管理岗位,其中:班长级166人、组长级232人、负责人级115人。
以“防范并进”保障产业工人生命财产安全
践行“为国创业、为民造福”的企业宗旨,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认同意识。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反“三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及创建“三零”(零伤害、零事故、零损失)班组表彰活动,从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入手,认真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把苗头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做好应急演练,持续优化应急措施,提升现场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和职工应急反应能力。以预防职业病为重点,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安康杯”竞赛,建立健全安全防护制度,采取班组交接班会议,以及车间、分厂安全会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反复安全教育培训。今年,公司分别对18名安全管理人员、216名特种作业高压电工、459名低压电工、257名电焊工、522名高处作业人员、186名起重机操作人员、117名叉车司机、6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共计1781人进行培训取证。
以“同心造福”激发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活力
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以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等要素为主的工资分配机制,开展传技艺、帮思想、带作风“师徒结对”活动,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成长“双赢”,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落实民主管理,落实社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待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法治宣传、权益维护、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切实抓好职工食堂管理,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职工满意度,提升广大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
2021年以来,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被列为云南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示范点企业,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文山州优秀外来投资企业”等荣誉,入围2024年“云南省非公百强企业第4位”,2024年“云南省非公企业制造业20强”第4位,2024年“云南省非公企业吸纳就业20强”第9位。
同时,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勇担社会责任,通过捐建希望澡堂、小学及配套基础设施、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已确定实施项目141个,已开工70个、完工34个,投资约10.5亿元。
(记者:何昕霖 资料:文山州总工会)
(编辑:周秋 排版:向传帅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