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创业文山·奋斗最美|杨家兢:做柑橘产业“保姆”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4-11-11 16:13:25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近年来,文山州经济社会突飞猛进,许多文山儿女怀抱建设家乡的梦想返乡创业。他们执着创业,令人敬佩;他们不懈奋斗,令人赞叹。近期,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州融媒体中心推出“创业文山·奋斗最美”系列创业故事,用镜头、用笔记录全州广大创业者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创业力量”。

今天推出《杨家兢:做柑橘产业“保姆”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杨家兢——广南县坝美镇的“柑橘土专家”。从父辈算起,杨家兢家里种了28年的柑橘,他敢于尝试,不断开拓,通过引进柑橘新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为柑橘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和“科技因子”,促进柑橘增产、村民增收。

杨家兢是土生土长的广南县坝美镇石山社区人。石山的气候、自然资源条件适宜种植柑橘,杨家兢家也种了40亩。2020年10月,杨家兢到社区担任综治专干时,了解到近年来柑橘销量普遍不好,有的种植户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有产业,却不能带动群众致富,杨家兢觉得不能就这样摆烂。他调查发现,石山社区之前种植的柑橘品种较少并且有点儿过时,质量参差不齐,不受市场欢迎,种植技术落后也限制了柑橘产量,种植户增收不明显。

“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引进新的品种,并且改良生产技术。”杨家兢说。

在认真分析研究市场需求后,杨家兢积极引进了高产优质的柑橘品种,并制作了各个品种的种植知识手册分发给种植户,手册详细讲解了品种特性、种植技术要点和管理注意事项,让种植户有“技”可循。新品种让石山社区的柑橘品种结构更加优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了柑橘的产值。

有了新品种,如何高效更换成了急需破解的一大难题。

“如果把原有的树苗全部拔除,耗时耗力,等待新树苗挂果也需要很长时间,对种植户来说损失太大了。”杨家兢说。

经过咨询专家,杨家兢大胆尝试采用高位嫁接技术来更换品种。这种技术是在已成年的果树上嫁接不同品种,代替原有品种,成活率高,今年嫁接,明年就能挂果。找到解决办法后,杨家兢积极联系了四川一家大型家庭农场,邀请高位嫁接技术方面的专家来到石山社区进行指导。

为了提高种植户对这项技术的认可度,杨家兢说服了一些对新鲜事物接受快的种植户作为示范户,率先使用新技术。同时,利用群众会、院坝会和火塘会,向种植户们灌输现代农业发展新思想,介绍新的种植理念、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技术。

“我家以前种的都是老品种,好几年都不怎么赚钱了,后来种了新品种,好卖得很。听说现在蜜桔销路也好,我计划明年租几亩地种了试试看。”跟着杨家兢种植新品种,示范户熊开言尝到了甜头。示范成功后,其他种植户纷纷找到杨家兢学习技术。

“想学技术的人太多,我一个人精力有限,逐个教效率也很低。”杨家兢开心的同时也烦恼了起来。

经过仔细思考,杨家兢先着重培训了几个示范户,讲解技术要点,接着带他们到地里实操,手把手教学,待他们完全掌握技术后再传授给其他种植户,以点带面,高位嫁接技术快速在石山社区传播开来。

随后,这位柑橘“保姆”不忘“售后服务”,杨家兢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跟踪问效、定期回访,询问种植户技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热心为他们解答,遇到解答不了的问题就积极上网查找资料和咨询柑橘专家。

“他带着我们使用高位换接技术,降低了成本不说,新品种的销路也更好,我们都很佩服他,也很感谢他。”种植户汪良云满怀感激地说。

高位嫁接技术传播开后,杨家兢又着手在石山社区开展滴灌技术试验。“一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我去年试用滴灌系统,人力财力成本降低了许多,我想把这项技术推广给更多的种植户。”

传统的果园管理,如浇水、施肥等都依靠人工,费时费力,还达不到效果。而滴灌技术能将水直接送到柑橘树根区域,以滴水的方式缓慢释放,还能将肥料溶进滴灌水,通过灌水器自动喷洒肥液。这样不仅能显著提高水肥料利用率,节省大量人力财力,提高柑橘的品质和产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收益,还能减少土壤侵蚀和盐碱化风险,保护土壤质量和健康,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柑橘地大多数都是在山坡上,以前浇水施肥都是靠人一担一担地挑,费力气还不安全。杨家兢有头脑,他跟我介绍滴灌系统后,我也决定试一试。现在布好管,配好水和肥料,打开开关就能自动浇水施肥,可省心省力了。”提到滴灌技术,陆绍芳激动地说。

“杨家兢思路活、干劲足,他让种植户的‘钱袋子’更鼓了,让石山社区的柑橘产业焕发了新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柑橘产业现代化的进程。”石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明国说。

目前,石山社区种植新品种柑橘1500余亩,农业产值约3000万元;15个柑橘种植户采用高位换接技术种植新品种,应用面积100余亩,与传统更换方式相比增加收益400万元;杨家兢和陆绍芳应用滴灌技术的面积达到40余亩,每年降低生产成本约10万元。

“后续,我想为柑橘产业注入更多科技力量,朝着生产更精细、更自动、更现代化的目标进军,促进柑橘在生产和销售上形成规范,做大品牌,从而吸引大型果商和电商平台入驻,线上线下都拓宽销路,让种植户实现增收致富,同时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群众就业,不断辐射延伸柑橘产业的效益。”杨家兢说。

(记者:吕静 通讯员:刁秋燕)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