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西畴县以“四联”工作法推动群团联盟聚合力
发布时间:2024-11-12 10:56:53
西畴县自推进群团“联盟”改革以来,通过优化群团部门工作资源配置和运行机制,以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残联、县红十字会、县文联7个机构联合组建群团“联盟”,探索群团机构联建、联育、联办、联评,全方位实践“四联”工作法,创新工作体系,促进“小作战单元”联成“大作战团体”,实现集中办公、同向发力,群团“联盟”“1+1>2”的作用初显。
强化组织建设,推动群团联建。制定组建县级群团“联盟”实施方案,成立西畴县群团“联盟”党支部,统筹开展党建工作,打通党建工作同研究、组织生活同开展、党建资源同分享、党建经验同交流的可行路径,全面构建以党建工作为核心、群团工作为纽带的“一核多元”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健全管理制度,配套完善群团“联盟”成员单位协商议事规则、人员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办公经费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综合事务及共性目标分工协作制度等13个工作制度,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形成了团结统一、协商合作的联动新格局。打造联盟阵地,遵循共建共享、集约办公的基本原则,培育联盟特色文化,推动群团组织集中办公、集中活动,实现联盟阵地共建共用共享,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聚焦素质提升,抓实队伍联育。全面提升理论素养,构建党组、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三层学习体系,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干部职工会议,通过原文朗读、交流研讨、现场教学等方式,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活动40余次。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八小时以外”监督,坚持以工作纪律促作风转变,群团组织工作重心、工作重点向主责主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转移倾斜,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加强人才培育,2024年以来,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农民工引导性培训8期414人;成立“文山州青联委员工作室”2个,推荐5名青年荣获州级“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评选省级科普带头人1人,获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奖补资金3万元;推选1人参加2024年第三届“云南创新创业之星”暨“创青春”大赛并成功入围,获奖金10万元。
整合工作力量,促进实事联办。充分整合人力资源,聚合多元力量,扎扎实实办好一批惠民实事。推动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选派3名同志到蚌谷乡大吉厂村驻村,组织群团干部下沉挂联村开展工作19批896人次,对接协调解决帮扶资金2.4万元。深化拓展基层社会治理“西畴新现象”,挂联法治村长7名,组织群团干部进村入户普法宣传26次,开展法治文艺活动进村组2次,化解矛盾纠纷18起。关心关爱“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走访困难老人、留守儿童362人,开展科普大篷车、爱心陪伴、托管班、上门办残疾证、送急救知识进村、两癌救助、博爱进万家等活动30余次,筹集爱心物资合计25万余元。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组建群团“联盟”志愿者队伍,在西畴县自行车文化节、关爱“一老一小”、少年儿童之家、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县、社会满意度调查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力量,在满足群众需求中发挥资源聚合优势,展现群团担当。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结合元旦、春节、端午节、女子太阳节等节日,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助残日、全国科普日暨“七乡”科普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节日趣味活动6次、主题宣传活动20余场,不断扩大群团组织的外在影响力,擦亮西畴群团“联盟”品牌。
落实清单管理,助推考核联评。建立“共性+个性”两张清单,设置群团“联盟”综合办公室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目标要求、时间节点和推进举措,做到共性与个性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将意识形态、机关党建、党风廉政等工作纳入共性清单,统一乡村振兴挂钩点、基层党建挂联点,统一由派驻县委办纪检监察组监督履职。另一方面,根据群团工作性质量身定制个性清单,推动群团组织聚焦主责主业释放活力,展示个性特色,建成全州首个职工服务中心,涌现出青年夜校、“家教润心·成长同行”家庭教育巡讲等特色典型,真正做到群团“联盟”工作与单位内部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来源:西畴县委办)
(编辑:董飞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